撰文/马新满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它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并利用多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进行扫描,从而了解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这一检查方法因其简单有效且无创,成为冠状动脉早期疾病诊断和预测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检查过程、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以及其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一、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检查过程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是一项细致且重要的医疗检查。检查前,患者需充分准备,包括脱掉上身衣物,换上医院提供的短袖,并移除所有金属物品,以防干扰检查结果。同时,患者需禁食固体食物4小时,并可适量饮水,具体禁水要求根据医生指示而定,以优化造影效果。接下来,医生会为患者静脉注射碘化物造影剂,以清晰显示血管结构。但需注意,由于部分患者可能对碘造影剂成分过敏,因此在进行检查前,医务人员会评估患者的过敏史,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在注射造影剂后,医生会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并屏住呼吸,以减少运动伪影,确保CT图像的清晰度。随后,CT扫描器将围绕患者胸部旋转,发射X射线获取图像,整个过程通常持续几分钟。检查结束后,医生将仔细分析图像,评估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和位置,并根据结果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适应证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是一项先进的医学检查技术,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预测。它可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的解剖结构和形态,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尤为关键,能明确粥样硬化的类型和程度。同时,该技术还可用于诊断心肌缺血,准确判断其程度和位置。急性心肌梗死也是其重要适应证之一,能迅速识别心肌坏死区域,为紧急治疗提供关键信息。该检查还适用于原因不明的胸痛、劳累后心绞痛、疑似冠心病但拒绝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以及冠状动脉造影后并发症的诊断与复查、支架置入术后或冠脉旁路移植术后的随访、急性胸痛患者的鉴别诊断等,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三、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禁忌证
尽管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是一种非侵入性且安全性较高的检查手段,但某些特定情况下应避免进行此项检查。首先,对造影剂过敏者严禁接受检查,因为造影剂中的碘成分可能引发皮疹乃至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其次,肾功能异常的患者需谨慎,尤其是当肌酐水平显著升高时,造影剂可能加重肾脏负担,诱发造影剂肾病。最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同样不宜接受检查,因为造影剂可能加剧甲状腺功能亢进,甚至引发甲状腺功能危象等危急状况。
四、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注意事项
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时,患者需遵循以下注意事项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首先,检查前应遵医嘱禁食,并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激动,以免影响图像质量。其次,检查时需将所有金属物品,如手机、钥匙、硬币及首饰等取下,防止对CT扫描产生干扰。若患者心率过快,可能需在检查前使用β受体阻滞药(如美托洛尔)控制心率。心律失常者则不宜进行此检查,应考虑其他诊断方式。另外,碘过敏试验是检查前的必要步骤,以确保患者对造影剂无过敏反应。
五、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不仅可以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的诊断,还可以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和位置,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此外,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还可以用于检查先天性冠脉发育异常、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和冠脉旁路移植术后的随访等。
六、结论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是一种无创、简单有效的冠状动脉疾病检查和预测方法。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并利用多排螺旋CT进行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冠状动脉的解剖和形态,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然而,在进行该检查时,患者需要注意相关禁忌证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或疑似心血管疾病,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
(作者单位:保定市第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