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苏丽莲
儿童是传染病易感人群,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经济有效手段,能帮助儿童建立免疫屏障,远离传染病威胁。科学规划疫苗接种时间,既是家长的责任,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本文将梳理儿童疫苗接种的最佳时间及接种攻略,帮助家长了解接种程序,守护孩子的未来。
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疫苗接种通过主动免疫的方式,使机体产生针对特定疾病的抗体,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易受到多种传染病的威胁。接种疫苗不仅可以保护个体健康,还能建立群体免疫屏障,减少传染病在社区的传播风险。合理规划疫苗的接种时间,能为儿童提供全面、持久的免疫保护。
儿童疫苗接种的最佳时间
免费疫苗:国家免疫规划接种时间
1.出生时
乙肝疫苗:第1剂,预防乙型肝炎。
卡介苗:1剂,预防结核病,尤其是结核性脑膜炎和播散性肺结核。
2.1月龄
乙肝疫苗第2剂:进一步巩固免疫效果。
3.2~6月龄
脊灰灭活疫苗:2月龄、3月龄接种2剂,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脊灰减毒活疫苗:4月龄接种加强针1剂,补充脊髓灰质炎免疫。
百白破疫苗:3月龄、4月龄、5月龄接种3剂,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
4.6月龄
乙肝疫苗:乙肝疫苗第3剂,完成全程免疫。
5.6~9月龄
A群流脑多糖疫苗:6月龄和9月龄接种2剂,有效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6.8月龄~2岁
麻腮风疫苗:8月龄接种第1剂,18月龄接种第2剂,预防麻疹、腮腺炎和风疹。
乙脑减毒活疫苗:8月龄接种第1剂,2岁接种第2剂,有效预防乙型脑炎。
7.18月龄
百白破疫苗:第4剂,加强基础免疫效果。
甲肝减毒活[1]疫苗:1剂,预防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
8.3~6岁
脊灰减毒活疫苗:4岁接种最后1剂,加强免疫。
A+C群流脑多糖疫苗:3岁、6岁各接种1剂,预防流脑。
白破疫苗:6岁时接种,加强白喉和破伤风的免疫效果。
自费疫苗: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时间
水痘疫苗:1岁以上未感染水痘的儿童接种,有效预防水痘并降低并发症风险。
流感疫苗:6月龄以上儿童每年接种,预防季节性流感,特别适合免疫力低下儿童。
肺炎疫苗:6周龄以上儿童接种,预防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和脑膜炎等严重感染。
轮状病毒疫苗:2月龄至3岁儿童接种单价疫苗;6周龄至32周龄接种五价疫苗,有效预防轮状病毒导致的严重腹泻。
霍乱手足口疫苗:6月龄至5岁儿童接种,2剂次,间隔1个月,预防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2岁以上有感染风险的人群接种,预防霍乱感染。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16岁以上易感人群接种,有效预防戊型肝炎。[2]2月龄至5岁儿童接种,预防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脑膜炎、肺炎、喉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9岁及以上适龄女性接种,预防宫颈癌及相关疾病。
如何为孩子制订科学合理的接种计划?
按时接种:疫苗接种的时间间隔具有重要意义,及时接种每一剂疫苗,能够确保孩子的免疫系统得到充分的训练和保护。漏接疫苗或延迟接种可能导致免疫防护不足,增加感染的风险。如果错过了某一剂疫苗,应尽早补种,但有些疫苗需要重新开始接种,具体补种方案应由专业医生根据孩子的健康情况制定。
考虑孩子的健康状况:接种疫苗前,家长应确保孩子身体健康。若孩子正在感冒、发热或有其他急性疾病,最好推迟接种疫苗,待孩子恢复健康后再进行接种。孩子如果存在免疫缺陷或对某些疫苗成分过敏,也可能无法接种某些疫苗。此时,家长应咨询专业医生,根据医生建议决定是否接种。
关注疫苗的副作用:疫苗接种后的副作用通常较为轻微,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接种部位的红肿、发热、乏力等。一般情况下,这些反应会在几天内自行缓解。但如果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呼吸急促、皮疹等)或持续高烧等症状,家长应立即带孩子就医。
疫苗的安全性:所有在国家免疫规划内的疫苗都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和质量控制,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国际权威机构均推荐并强调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和安全性。
儿童疫苗接种不仅关乎孩子的健康,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通过及时和规范的疫苗接种,可以为孩子提供强有力的免疫保护,预防一系列致命疾病。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健康状况,积极配合医生,按照疫苗接种时间表进行接种,以守护孩子的健康和未来。
加这个疫苗,漏了这个
这两个我们这里没有,不要了,加手足口疫苗(EV7I)疫苗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疫苗上去吧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人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