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重症康复的基础知识:如何帮助患者重拾生活质量?
2025-01-20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6202

撰文/李璐

在医学领域,重症康复是一个日益受到重视的话题。重症康复是指在严重疾病或严重伤害状态下,通过系统的医疗干预和康复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到尽可能接近或达到最佳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状态。这一过程不仅关乎患者的生命存续,更深刻影响着他们未来的生活质量。本文将详细介绍重症康复的基础知识,以及积极康复对患者重拾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重症康复的定义与原则

重症康复是一个超早期介入的综合康复治疗体系,它在早期康复理念基础上,进一步突出“重症”康复的特点。其基本原则包括个体化治疗、早期介入、全面评估和多学科协作。重症康复强调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有效控制原发病及并发症、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尽早选用适宜的康复技术进行康复治疗,以达到减少并发症、激发康复潜能、促进快速康复的目的。

重症康复的基础知识

多学科协作:重症康复涉及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合作,包括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每个成员都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早期介入:重症康复强调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开始康复治疗。早期介入可以有效预防因长期卧床导致的压疮、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同时能促进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

全面评估:在进行重症康复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社会功能等方面。评估结果将为制订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提供重要依据。

个体化治疗:每个患者的病情、年龄、体质等因素都不尽相同,因此重症康复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重症康复的主要内容

体位训练与管理:定时更换体位,防止压疮,预防肢体挛缩,维持良好血液循环。

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包括被动/主动活动与运动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体位转移训练等。这些训练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心肺功能训练:如重建腹式呼吸模式、加强呼吸肌训练、促进痰液的排出和气道的通畅等。对于心肺功能受损的患者来说,这些训练至关重要。

吞咽功能训练:针对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感觉刺激训练、口腔运动训练、吞咽肌群电刺激等。吞咽功能的恢复对于患者的营养摄入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物理因子治疗:利用声、光、电、磁等物理因子进行治疗,以缓解疼痛、促进炎症消散等。

心理疏导:重症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疏导对于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积极康复对患者重拾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减少并发症:重症患者长期卧床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通过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促进功能恢复:重症康复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可以促进患者身体机能、精神和认知的最大化恢复。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还能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缩短住院时间:早期康复治疗有助于患者提前脱机拔管,降低残障率,从而缩短在重症监护室(ICU)的住院时长和总住院时长。这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还能让他们更早地回归家庭和社会。

提高生活质量:重症康复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系统的康复治疗,患者可以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恢复,从而重拾生活的信心和乐趣。

重症康复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重症康复适用于多种重症患者,包括但不限于特重型颅脑损伤、脑梗、脑出血、高位截瘫、意识障碍等。然而,重症康复也有其禁忌证,如病情不稳定、生命体征不平稳等。因此,在进行重症康复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确保康复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结语

重症康复是重症患者恢复健康的关键环节。通过系统的医疗干预和康复治疗,重症康复可以帮助患者减少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医疗费用,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复健能力。作为医学科普的一部分,我们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引导读者更加关注重症康复的基础知识,为重症患者的康复之路贡献一份力量。让我们携手努力,让更多的重症患者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希

(作者单位: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人类生殖液中发现微塑料!从环境到人体,它如何渗透我们的生活?
特朗普 “插手” 可乐配方!蔗糖难道要翻身了?
手段曝光!境外间谍费尽心机从我国窃取的这种土,有多重要?
推荐阅读
重症康复:让生命在走出ICU之后重新绽放光彩
2025-03-03 北京科技报
科学小记者李璐作品
2016-12-30
科学小记者李璐作品
2016-12-07
科学小记者李璐作品
2016-11-09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