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马东东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主要由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及感染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同时,由于免疫功能下降,感染更容易发生,严重者可能发展为溃疡、坏疽,甚至需要截肢。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高度重视糖尿病足的预防,从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做起,全方位呵护足部健康。
一、严格控制血糖水平
血糖控制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基石。长期高血糖是引发糖尿病足的根本原因,只有将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内,才能有效降低足部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糖尿病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方案。在饮食方面,患者需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保持均衡饮食。同时,按时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避免漏服或过量,确保血糖稳定。
二、足部日常护理要点
(一)保持足部清洁
每天用温水(不超过37℃)清洗足部,避免使用过热的水,以免烫伤。洗脚时可使用中性肥皂,洗完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特别是脚趾缝之间,要确保彻底干燥,以防霉菌感染。
(二)保湿与滋润
足部皮肤过于干燥容易皲裂,为细菌入侵提供机会。因此,每次洗脚后应涂抹适量的无刺激性保湿霜,保持足部的湿润,但要注意避免在脚趾之间涂抹,以免引发感染。
(三)定期修剪趾甲
定期修剪趾甲是预防足部损伤的重要措施。如果视力不佳或趾甲较厚难以修剪,建议请家人帮忙或到医院寻求专业帮助。
(四)避免赤脚行走
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糖尿病患者都应避免赤脚行走,以免足部受到外伤。即使在家中,也应穿着合适的鞋袜,保护足部免受硬物的碰撞和划伤。
(五)选择合适的鞋袜
合适的鞋袜对足部健康至关重要。鞋子应选择宽松、柔软、透气、鞋底较厚的款式,尽量避免穿高跟鞋、硬底鞋或过紧的鞋子。穿鞋前,要仔细检查鞋内是否有异物,保持鞋内整洁。袜子则应选择纯棉、无接缝的材质,吸湿透气性好,每天更换干净的袜子。
(六)避免局部高温
糖尿病患者末梢神经感觉迟钝,对温度的感知能力下降,因此要避免使用热水袋、电热毯、暖水壶等直接接触足部的取暖设备,以防烫伤。洗脚时,也应先用手试水温,确保水温适宜。
三、适度运动与定期检查
(一)适度运动
适当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功能,并帮助稳定血糖,从而减少糖尿病足的风险。患者可结合自身状况选择如散步、骑行、太极等低强度有氧运动,同时应避免剧烈运动及长时间站立,以减轻足部压力。
(二)定期检查足部
定期检查足部是预防糖尿病足的重要环节。患者应仔细观察足部皮肤是否有红肿、溃疡、水疱、鸡眼、老茧等异常情况,尤其是脚底和脚趾间。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处理,切勿自行挑破或切除鸡眼、老茧等。此外,还应定期到医院进行足部检查和评估,包括神经和血管功能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四、戒烟与心理护理
(一)戒烟
吸烟会损害血管功能,降低身体输送氧气的能力,加重血管病变,从而显著增加糖尿病足的发生风险。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坚决戒烟,以保护血管健康。
(二)心理护理
糖尿病足的治疗和预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更好地管理病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措施,从而有效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风险。
五、结语
尽管糖尿病足可能带来严重影响,但通过稳定血糖、精心护理足部、适量锻炼、定期检查以及戒烟等方式,可有效降低发病风险。糖尿病患者应关注这些关键环节,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保护足部,远离糖尿病足,享受更健康的生活。
(作者单位:临西县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