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潘春桃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主要由于腰椎间盘的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从而引发腰腿疼痛、麻木、乏力等症状。长期不当的姿势、过度劳累、缺乏运动或外伤均可能导致此病的发生。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进行科学护理?有哪些康复训练能够帮助缓解症状并促进恢复?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日常护理
保持正确姿势,减少腰部负担
不良的姿势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重要因素之一。患者应养成良好的体态,以减轻腰椎压力,防止病情加重。
正确的站姿:站立时应保持脊柱自然挺直,避免驼背或长时间站立不动;站立时可交替抬起一只脚放在稍高的平台上(如小凳子),以减轻腰椎负担;避免穿高跟鞋,高跟鞋会改变身体重心,加重腰部负担。
正确的坐姿:选择有腰部支撑的座椅,坐下时腰部要靠在椅背上,以保持腰椎的自然生理曲度;双脚平放地面,膝关节保持90°,避免翘二郎腿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长时间坐着时,每隔40~60分钟起身活动,舒展腰部,避免久坐导致腰部僵硬和肌肉疲劳。
正确的睡姿:选择硬板床+适度软垫,避免过软的床垫导致腰部塌陷,加重腰部压力;侧睡时可以在膝盖之间放一个枕头,仰卧时可在膝盖下方垫一个枕头,以缓解腰部压力;避免趴睡,以防腰部扭曲,增加脊柱负担。
避免过度用力,合理使用腰部
患者在日常活动中应尽量减少对腰椎的损伤,避免突然或剧烈的动作。包括避免弯腰搬重物,如果必须搬运,应先蹲下,再用腿部力量起身,而不是直接弯腰提起重物;减少长时间弯腰,如拖地、整理物品等,可使用长柄工具或跪姿操作,以减少腰椎受力;避免剧烈旋转和扭腰动作,如突然转身、扭动腰部,容易导致椎间盘受压加重。
控制体重,均衡饮食
超重和肥胖会增加腰椎负担,导致病情加重。患者应合理控制体重,保持健康饮食。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鸡蛋、瘦肉、豆制品),促进组织修复;补充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如牛奶、深色绿叶蔬菜、坚果),有助于骨骼健康,增强脊柱支撑力;减少高脂肪、高糖食品摄入,避免体重过快增加,加重腰部负担。
局部热敷,缓解肌肉紧张
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可使用热水袋、热毛巾或加热贴,每次敷15~20分钟,每天2~3次;但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康复训练
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增强腰部肌肉力量,减轻神经压迫,改善疼痛症状。然而,患者需根据自身病情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核心肌群训练
仰卧抬腿训练:平躺在床上,双腿伸直,一条腿缓慢抬起至45°,保持5秒后放下,换另一条腿重复。每侧腿10~15次,每天2~3组。动作应缓慢控制,避免突然发力导致腰部疼痛。
桥式训练:仰卧屈膝,双脚平放地面,收紧腹部和臀部,缓慢抬起臀部,保持5~10秒后放下。训练10~15次,每天2~3组。避免腰部过度弯曲,以免加重疼痛。
牵引和伸展训练
猫式伸展:双膝跪地,双手撑地,吸气时抬头、下压腰部,呼气时低头拱背。训练10次,每天2~3组。保持动作流畅,避免过度弯曲腰椎。
仰卧抱膝:仰卧在床上,双膝屈曲并用双手抱住膝盖,轻轻拉向胸口,保持10秒。训练10~15次,每天2~3组。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加重腰部压力。
腰部放松训练
站立背部拉伸:站立,双手扶墙,身体向前倾,保持10秒。训练10次,每天2~3组。
侧卧扭转:侧卧在床上,双腿屈曲,一侧腿向另一侧旋转,保持10秒。训练10~15次,每天2~3组。
注意事项
避免长时间久坐:每隔30~40分钟起身活动,适当走动或伸展腰部。
避免高强度运动:如举重、跑步、跳跃等可能加重椎间盘压力的运动。
保持良好睡眠习惯:避免长期熬夜,睡眠不足会影响组织修复。
定期复查:病情严重或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的管理需要长期坚持,良好的日常护理和科学的康复训练是缓解疼痛、促进恢复的关键。通过保持正确姿势、避免过度用力、控制体重、合理饮食,以及进行适量的康复训练,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专业治疗。科学管理腰椎健康,让生活更加轻松自在!
(作者单位: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