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孕期糖尿病护理指南,守护母婴健康
2025-01-13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5190

撰文/巢明

孕期糖尿病,尤其是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在怀孕期间首次出现的糖代谢异常。这种疾病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因此,科学合理的护理至关重要。本指南将从饮食管理、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药物治疗以及心理支持等方面,为孕期糖尿病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指导,旨在守护母婴健康。

 一、饮食管理:均衡营养,科学控糖

饮食管理是孕期糖尿病护理的核心。合理的饮食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还能确保孕妇和胎儿获得充足的营养。

  1. 制订个性化饮食计划:根据孕妇的体重、身高、孕期阶段以及血糖水平,制订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一般建议将每日总热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根据孕妇的实际情况调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
  2. 均衡膳食,少食多餐:孕妇应确保膳食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每天分5~6餐进食,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导致血糖急剧升高。
  3. 选择低GI食物:GI(血糖生成指数)是衡量食物引起血糖升高速度的指标。孕妇应选择低GI食物,如全谷物、蔬菜、豆类等,这些食物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
  4. 控制糖分和盐分摄入:孕妇应避免摄入过多高糖、高盐的食物,如糖果、甜饮料、腌制食品等。同时,注意控制主食的摄入量,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糙米、燕麦等。

 二、运动疗法:适量运动,促进健康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增强心肺功能,改善孕妇的身体状况。

  1. 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孕妇应选择低至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游泳等。这些运动不仅安全有效,还能缓解孕期不适。
  2. 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孕妇应在餐后1~2小时进行运动,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为宜。避免在空腹或饱餐后立即运动,以免出现低血糖或消化不良。
  3. 注意运动安全:孕妇在运动时应穿着舒适的运动鞋和服装,避免剧烈运动和高强度运动。同时,注意监测自己的心率和呼吸频率,确保运动安全。

 三、血糖监测:定期检测,及时调整

血糖监测是孕期糖尿病护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定期检测血糖水平,孕妇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

  1. 使用便携式血糖仪:孕妇应学会正确使用便携式血糖仪,定期检测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建议每天至少检测一次空腹血糖和两次餐后血糖。
  2. 记录血糖数据:孕妇应详细记录每次血糖检测的数据,包括检测时间、血糖值以及当时的饮食和运动情况。这些数据有助于医生评估孕妇的病情,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3. 及时就医调整:如果孕妇发现血糖水平持续偏高或偏低,应及时就医咨询医生,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或采取药物治疗措施。

 四、药物治疗:必要时用药,确保安全

对于部分孕期糖尿病患者来说,单纯依靠饮食和运动可能无法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此时,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药物治疗。

  1. 首选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是治疗孕期糖尿病的首选药物。孕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胰岛素,确保剂量准确、注射方法正确。
  2. 注意药物副作用:孕妇在使用胰岛素或其他降糖药物时,应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如低血糖、过敏反应等。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处理。
  3. 避免自行用药:孕妇应避免自行购买和使用降糖药物,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所有药物治疗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五、心理支持:保持乐观,积极应对

孕期糖尿病可能影响孕妇心理,导致焦虑抑郁。应加强健康教育,让孕妇了解疾病知识、治疗及护理要点,增强信心。同时,鼓励孕妇寻求社会支持,加入孕妇群体交流经验,感受归属与支持,减轻心理压力。

 六、定期产检:全面监测,确保安全

孕期糖尿病患者需定期产检,以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确保胎儿健康;同时评估孕妇身体状况,如血压、尿常规等指标;并根据病情和胎儿情况制订个性化分娩计划,病情较重者可能需提前入院或选择剖宫产。

 七、结语

孕期糖尿病虽对母婴健康有威胁,但科学护理和治疗可助孕妇顺利度过。本指南提供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药物、心理及产检等全面指导。希望患者积极面对,保持乐观,科学治疗护理,共同守护母婴健康。

(作者单位:隆化县中医医院)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揭秘“地下东六环”:北京首座地下立交挖出“十车道”
爬坡、过坎、拐14个弯!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还“卷”啥?
2027年底北京将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