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龚建军
心脏支架植入术作为现代医学的一项重要技术,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心肌缺血,还能显著降低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众多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心脏支架植入术的原理与作用
心脏支架植入术,又称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一种通过在狭窄或堵塞的冠状动脉内植入支架,来保持血管畅通的手术。手术的目的是恢复血流,减轻心绞痛,并防止心肌梗死的发生。这一技术的核心在于利用支架撑开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恢复正常的血液循环,从而改善心肌缺血和缺氧的情况。
二、心脏支架植入术的过程
心脏支架植入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几乎没有痛苦。手术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术前准备
在手术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术前检查,以排除相关禁忌证。这些检查通常包括血液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以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心脏功能。
(二)穿刺与建立通道
手术开始时,医生会在穿刺部位(通常是手腕上的桡动脉或大腿内侧的股动脉)进行局部麻醉,然后进行穿刺,置入鞘管。这一过程通常不会给患者带来明显的不适感。
(三)导丝与导管进入
通过鞘管,医生将导引导丝送入血管,导丝会沿着血管路径到达心脏。随后,沿着导丝放入导管,导管会一直延伸到冠状动脉口。
(四)血管造影
在X光监控下,医生通过导管推入造影剂,使血管在X光下清晰显示。通过观察血管的形态和走向,医生可以准确地找到病变部位。
(五)球囊扩张与支架植入
确定病变部位后,医生会将球囊导管送入狭窄部位,通过球囊充气将血管壁外推,恢复血管通畅。随后,医生沿着导管将一个包裹了支架的球囊送入病变部位,球囊充气后,支架被撑开,永久性地支撑住狭窄部位。
(六)术后处理
支架植入后,医生会清理手术部位,拔出鞘管,并用纱布加压止血。最后,患者会被送回病房休息。
三、心脏支架植入术的重要性
心脏支架植入术在治疗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有效改善心肌缺血,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此外,支架植入术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可重复性强等优点,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四、术后护理与注意事项
(一)药物治疗
术后,患者需要遵医嘱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和他汀类药物,以防止血栓形成和降低胆固醇水平。
(二)定期复查
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监测心脏功能和血管状况。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医生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相应治疗。
(三)调整生活方式
患者在术后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戒烟限酒。这些措施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减少疾病复发的风险。
(四)心理调适
术后患者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至关重要。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促进病情康复。
五、新一代心脏支架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一代生物可吸收心脏支架的研发取得了显著进展。与传统金属支架相比,生物可吸收支架在植入人体后,经过一定时间可被完全降解,避免了金属支架长期存留在体内可能带来的问题。例如,上海微创集团研发的新一代生物可吸收心脏支架“火鹮”已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注册审评,其实际血栓发生率仅为0.34%,显著低于传统金属支架。
六、总结
心脏支架植入术作为一项成熟且先进的医疗技术,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恢复血管通畅从而改善心肌供血,这一技术不仅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还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当然,术后护理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同样至关重要,患者需要严格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以实现最佳的康复效果。随着新一代生物可吸收支架的研发和应用,心脏支架植入术的前景更加广阔,为更多患者带来了希望。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