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牙疼的常见原因及缓解方法:守护口腔健康的科学指南
2025-01-20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3.6万

撰文/张劭伟

牙齿作为人体最坚硬的器官,却常常因细菌侵蚀、机械损伤或神经压迫引发疼痛。这种疼痛不仅影响进食和语言功能,还可能成为全身感染的潜在源头。了解牙疼的常见原因并掌握科学缓解方法,是维护口腔健康的关键。

一、龋齿:细菌引发的“甜蜜陷阱”

龋齿是牙疼最常见的原因,本质是口腔致龋菌代谢糖分产酸,导致牙体硬组织脱矿。其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 浅龋阶段

症状:牙齿表面出现白垩色斑块,遇冷热刺激敏感,刺激去除后疼痛消失。

缓解:使用含氟牙膏促进再矿化,避免甜食和碳酸饮料。

2. 中龋阶段

症状:龋洞形成,冷热刺激引发明显疼痛,食物易嵌塞。

缓解:及时补牙(充填术),避免使用患牙咀嚼硬物。

3. 深龋阶段

症状:刺激痛持续时间长,可能自发隐痛。

缓解:需根管治疗清除感染牙髓,术后佩戴全瓷冠保护。

二、牙髓炎:牙神经的“红色警报”

当龋齿未及时治疗或外伤导致牙髓暴露时,细菌感染引发牙髓炎,表现如下。

1. 急性牙髓炎

症状:自发性阵发性剧痛,夜间加重,冷热刺激加剧疼痛,常伴同侧头痛。

缓解:立即开髓引流减压,服用布洛芬+甲硝唑(需医师指导),避免热刺激。

2. 慢性牙髓炎

症状:长期钝痛,咀嚼时加重,牙龈可能出现瘘管。

缓解:根管治疗彻底清除感染组织,术后避免咬硬物。

三、牙龈炎与牙周炎:牙龈的“求救信号”

牙菌斑生物膜引发的炎症,从牙龈红肿到牙槽骨吸收,分为两个阶段。

1. 牙龈炎

症状:刷牙出血,牙龈红肿发亮,口腔异味。

缓解:巴氏刷牙法+牙线清洁,氯己定漱口水(短期使用),定期洗牙。

2. 牙周炎

症状:牙齿松动移位,牙周溢脓,咬合无力。

缓解:龈下刮治+根面平整,必要时牙周手术,戒烟控糖。

四、智齿冠周炎:第三磨牙的“成长烦恼”

下颌第三磨牙(智齿)萌出不全时,牙龈与牙冠间形成盲袋。

症状:后牙区胀痛,张口受限,吞咽疼痛,严重时面部肿胀发热。

缓解:急性期,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盲袋,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甲硝唑);慢性期,尽早拔除阻生智齿,术前需拍摄CBCT评估风险。

五、牙本质敏感:牙齿的“神经末梢暴露”

牙釉质磨损或牙龈萎缩导致牙本质小管暴露。

症状:冷热酸甜刺激引发短暂尖锐痛,刺激去除后疼痛消失。

缓解:家庭护理,使用脱敏牙膏(含硝酸钾/氟化亚锡),避免横向刷牙;专业治疗,渗透树脂封闭牙本质小管,激光脱敏。

六、其他特殊原因

牙齿外伤:牙折、牙脱位需紧急固定,必要时根管治疗+全瓷修复。

三叉神经痛:扳机点式电击样痛,需神经内科鉴别诊断,卡马西平治疗。

颌骨骨髓炎:持续剧痛伴发热,需全身抗生素治疗+手术清创。

七、科学缓解原则与预防措施

家庭应急处理

物理镇痛:冷热敷交替(牙髓炎初期冷敷,化脓期热敷)。

药物选择:布洛芬(抗炎镇痛)、对乙酰氨基酚(单纯止痛),避免滥用抗生素。

清洁维护:温盐水漱口(500ml温水+2.5~3g盐),轻柔清洁患牙邻面。

预防措施

机械清除:每日2次巴氏刷牙(持续2分钟),配合牙线/冲牙器清洁邻面。

化学控制:含氟牙膏+氯己定漱口水(每周2~3次),定期使用含精氨酸的护龈牙膏。

定期检查:每6个月口腔检查,高危人群(吸烟、孕妇)缩短至3个月。

饮食管理:控制蔗糖摄入频率,避免黏性食物(如软糖),多吃富纤维果蔬。

八、何时必须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诊:夜间痛醒或疼痛放射至耳颞部;牙龈肿胀伴面部皮肤温度升高;牙齿松动或咬合关系改变;口腔异味伴发热;外伤导致牙齿移位或折断。

牙齿疼痛是身体发出的健康警报,及时诊断和治疗可避免病情恶化。通过日常精细化口腔护理和定期专业检查,80%的牙科疾病可以预防。记住:预防胜于治疗,一口健康的牙齿是品质生活的基石。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安市人民医院)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北京发布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行动计划
新一代国产通用CPU发布!性能接近国际主流产品水平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将迎首批新生,有哪些培养特色?
推荐阅读
口腔护理不仅是日常清洁:为何定期检查口腔健康至关重要?
2025-03-10 北京科技报
牙龈出血不只是小事!如何识别口腔健康的早期信号?
2025-03-03 北京科技报
宝宝牙齿发育与饮食习惯:如何为口腔健康打好基础?
2025-02-24 北京科技报
口腔健康:预防胜于治疗
2025-02-17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