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黄玉婷
颅脑外伤是一种严重的创伤,其术后康复过程往往漫长且复杂。由于脑部神经结构重塑及再生能力较弱,加之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极差,颅脑外伤患者的术后康复面临诸多挑战。然而,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一些创新的疗法为颅脑外伤患者的康复带来了新的希望,其中壮医经络调衡疗法便是备受关注的一种。
颅脑外伤术后康复的难点
颅脑外伤后,患者可能面临肢体瘫痪、认知障碍、语言障碍等多种功能障碍。这些障碍的康复不仅与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还受到患者年龄、基础疾病、营养状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致残率高达50%以上,且康复过程漫长,常需一年甚至更长时间。
康复过程中的难点主要包括:脑部神经组织再生能力较弱,一旦缺血、缺氧数分钟,局部脑细胞即会死亡,且周边神经细胞再生能力有限,难以迅速替代死亡细胞;术后并发症(如感染、出血、血肿等)可能干扰康复进程,严重时需再次手术或使用抗生素治疗。此外,患者个体差异大,年龄、基础疾病、生活习惯等因素均可影响康复效果。因此,颅脑外伤术后的康复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制定个体化康复方案。
壮医经络调衡疗法概述
壮医经络调衡疗法是一种基于壮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的创新疗法。壮医认为,人体内的经筋维络周身,外应天序,内安脏腑,与经脉为系,共同维护人体气血的平衡与运行。当风、寒、湿等邪毒趁虚侵犯人体肌筋或长期劳作伤筋时,可导致肌筋失衡变形,产生病理性“筋结”,进而影响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
壮医经络调衡疗法通过理筋手法、针刺疗法、拔罐治疗等多种手段,对筋结病灶进行松解、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平衡,从而达到促进神经修复和功能恢复的目的。
壮医经络调衡疗法促进神经修复的机制
壮医经络调衡疗法中的理筋手法着重运用轻柔的手法对全身或局部进行舒筋活络治疗。这种手法能够松解紧张的肌肉和筋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为神经修复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氧气。
在理筋手法的基础上,针刺疗法能够针对固结难解的筋结病灶进行点刺治疗。针刺可以激活感觉神经纤维和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器官功能和荷尔蒙分泌,从而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和修复。研究表明,针刺疗法能够刺激脑内神经生长因子的分泌,加速神经轴突的再生和髓鞘的形成。
拔罐治疗能够进一步增加治疗量,缩短病程。拔罐产生的负压作用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加速炎症物质的排出和新陈代谢产物的清除,为神经修复创造良好的微环境。
壮医经络调衡疗法在颅脑外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颅脑外伤术后患者往往存在多种功能障碍,如肢体瘫痪、认知障碍、语言障碍等。壮医经络调衡疗法通过调节经络和气血平衡,促进神经修复和功能恢复,在颅脑外伤术后康复中具有显著优势。
对于颅脑外伤后肢体瘫痪的患者,壮医经络调衡疗法能够通过理筋手法和针刺疗法松解紧张的肌肉和筋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功能,从而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据临床观察,接受壮医经络调衡疗法治疗的患者,其肢体肌力、关节活动度等指标可能有所改善。
颅脑外伤后患者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认知障碍。壮医经络调衡疗法通过调节经络和气血平衡,改善脑内神经递质的分泌和传递,从而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研究表明,针刺疗法能够刺激脑内与认知功能相关的神经通路,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和生活质量。
颅脑外伤后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壮医经络调衡疗法通过调节经络和气血平衡,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稳定性。理筋手法和针刺疗法能够刺激脑内与情绪调节相关的神经通路,释放身体内的天然止痛物质和神经递质,从而缓解患者的情绪障碍。
结论
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康复复杂漫长,壮医经络调衡疗法通过调节经络气血,促进神经修复和功能恢复,具有显著优势。但每位患者情况不同,需个体化治疗,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同时,应结合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训练等多种手段,以最大限度恢复患者功能和生活质量。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广西中医药 大学附属国际壮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