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唐琼
腹泻和便秘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几乎每个人在一生中都可能经历。这些症状虽看似简单,但它们背后可能隐藏着复杂的健康问题。了解腹泻和便秘的潜在根源,能帮助我们发现早期的健康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腹泻的根源:不容忽视的消化系统疾病
腹泻通常是指每天排便次数超过三次,且粪便呈稀水状。它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从急性胃肠道感染到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腹泻背后的原因往往错综复杂。
1. 感染性腹泻: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威胁
感染性腹泻是最常见的腹泻原因,尤其是在急性腹泻中。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微生物可以通过食物、水源或空气传播至人体,攻击肠道,引起腹泻。常见的病原体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霍乱弧菌、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等。
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细菌,感染后可引发腹泻、呕吐和发热等症状。
大肠杆菌:某些毒株(如O157:H7)会引起严重的腹泻,甚至伴有血便、溶血性尿毒症等并发症。
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这两种病毒是导致急性病毒性腹泻的常见病因,尤其在冬季高发,且传播速度快,感染性强。
2. 肠易激综合症:功能性肠道障碍
肠易激综合症(IB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道功能性疾病,其特征是腹泻与便秘交替发作,伴随腹痛、腹胀等症状。IBS的具体病因不明确,但已知其与肠道运动异常、肠道微生物失衡和肠道-大脑轴的紊乱密切相关。
症状:腹泻与便秘交替、腹痛、腹胀、食欲缺乏。
治疗:目前对IBS没有根治方法,治疗主要以改善症状为主,包括调整饮食、使用抗痉挛药物、益生菌和肠道运动药物等。
3. 炎症性肠病:慢性肠道炎症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涉及肠道长期慢性炎症的疾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这类疾病通常伴随严重的腹泻、腹痛、体重下降等症状,且可能导致肠道结构的损伤。尽管其具体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和遗传因素被认为是关键因素。
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如肠道穿孔、肠狭窄、肠道出血等。
症状:频繁腹泻(有时伴血便)、腹痛、体重减轻、贫血、发热等。
治疗:免疫抑制剂、抗炎药物、生物制剂以及手术治疗等。
便秘的根源:隐藏的健康信号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每周少于三次),或排便困难,伴有硬结大便、腹痛等症状。便秘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常见的原因包括功能性便秘、结肠疾病、内分泌和代谢问题等。
1. 功能性便秘: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的影响
功能性便秘是最常见的便秘类型,通常与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缺乏膳食纤维、缺乏运动、缺乏足够水分摄入是引发功能性便秘的常见原因。
症状:排便困难、大便干硬、腹胀、排便不畅等。
治疗: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成人每日应摄入25~38克膳食纤维)、增加水分摄入、保持规律的运动等。
2. 结肠疾病:潜在的便秘病因
一些结肠疾病,如结肠癌、直肠肿瘤、肠道阻塞等,可能导致便秘症状。结肠癌是导致慢性便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结肠癌早期的便秘症状常被忽视,患者常以排便困难或排便不畅为主要表现。
症状:便秘、腹痛、排便不畅、血便等。
治疗:早期筛查、手术切除肿瘤、放疗或化疗等。
3. 内分泌和代谢问题
内分泌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和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也是常见的便秘原因。甲状腺功能减退(甲低)是导致便秘的重要原因之一,20%~30%的甲低患者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便秘。
症状:便秘、疲劳、皮肤干燥、体重增加、寒冷不耐等。
治疗: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改善基础代谢状况。
4. 药物引起的便秘
某些药物,尤其是阿片类镇痛药、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等,常常引起便秘。长期使用这些药物的患者可能面临严重的便秘问题,且传统的便秘治疗方法往往效果有限。
症状:便秘、腹痛、食欲缺乏等。
治疗:调整药物方案,使用泻药等辅助治疗。
结语
腹泻与便秘不仅仅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它们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些更为复杂的疾病。通过了解这些症状的根源,我们能够更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及时采取科学的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保持消化系统的健康。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