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一文看懂:新生儿湿疹护理和防治要点
2025-01-27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7532

撰文/邓欢

新生儿湿疹是婴幼儿常见的皮肤问题,其成因复杂,与遗传、环境、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等因素密切相关。科学的护理与预防是减轻症状、避免复发的关键。本文将从护理和防治两方面提供系统指导,帮助家长科学应对。

一、新生儿湿疹的护理要点

1.皮肤清洁护理

新生儿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发育完全,需选择温和清洁方式。每日用32~37℃的温水轻柔清洗患处,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含香料、酒精的清洁剂。清洗后用柔软毛巾轻拍吸干水分,而非摩擦,以减少皮肤刺激。清洗频率控制在每日1~2次,过度清洁可能会破坏皮肤屏障。

2.保湿护理

湿疹皮肤易干燥,保湿是修复屏障的基础。选择成分简单、无香料、无刺激的婴儿专用保湿霜,如含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的产品。清洁后3分钟内及时涂抹,每日多次使用,形成保护膜锁住水分。需注意均匀轻柔涂抹,避免厚敷导致毛孔堵塞。

3.衣物与用品选择

贴身衣物需选择100%纯棉材质,避免化纤、羊毛等粗糙面料。衣物应宽松透气,减少摩擦刺激。床上用品需定期清洁,建议每周更换床单被罩,使用除螨仪降低尘螨浓度。尿布需勤换,避免尿液刺激皮肤。

4.环境控制

保持室内温度22~26℃、湿度40%~60%,避免过热或干燥。可使用加湿器调节湿度,但需每日清洁水箱防止霉菌滋生。避免使用地毯、毛绒玩具等易积尘物品,定期开窗通风,减少过敏原。

5.避免过度刺激

修剪宝宝指甲至圆润,防止搔抓导致感染。可穿戴棉质手套作为物理防护。洗澡时间控制在5~10分钟内,避免长时间浸泡。湿疹部位避免使用痱子粉、爽身粉,防止粉末堵塞毛孔。

二、新生儿湿疹的防治策略

1.母乳喂养管理

若宝宝为纯母乳喂养,母亲需忌口常见过敏原,如牛奶、鸡蛋、海鲜、坚果等。建议记录饮食日记,观察宝宝症状与饮食的关联性。如湿疹加重,可尝试排除饮食法,逐一排查过敏食物。

2.辅食添加原则

引入辅食时需遵循“单一添加、观察3天”原则。优先选择低敏食物,如米粉、蔬菜泥,避免高致敏性水果(如草莓、芒果)。如出现过敏反应,需立即停止该食物并咨询医生。

3.过敏原规避

常见过敏原包括尘螨、花粉、宠物毛发等。建议使用防螨床品,每周清洗床上用品并高温烘干。避免饲养宠物,定期清洁空调滤网。外出时佩戴口罩,减少花粉接触。

4.体重管理

肥胖新生儿患湿疹风险会增加,需合理控制奶量。母乳喂养时按需哺乳,配方奶喂养需遵循奶粉说明配比。6个月后添加辅食,避免过早引入高糖高脂食物。

5.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湿疹发作期可暂缓接种疫苗,待症状缓解后补种。接种前需告知医生宝宝湿疹情况,部分疫苗(如卡介苗)可能加重湿疹,需谨慎评估。

三、不同严重程度的处理方案

1.轻度湿疹

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红、少量丘疹,无渗出。重点加强保湿护理,每日涂抹保湿霜4~6次。避免使用激素类药物,症状通常在1~2周内缓解。

2.中度湿疹

出现密集丘疹、轻度渗出,伴瘙痒。可外用弱效激素药膏(如0.05%地奈德乳膏),每日1~2次,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至停药,避免突然停药导致复发。

3.重度湿疹

表现为大面积红斑、渗出、结痂,可能合并感染。需及时就医,可能需使用中强效激素药膏(如0.1%糠酸莫米松乳膏),并配合口服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治疗周期通常为2~4周,需定期复诊调整方案。

四、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

1.误区一:湿疹需保持皮肤干燥

湿疹皮肤实际更需保湿,干燥会加重瘙痒和炎症。

2.误区二:激素药膏有依赖性

短期规范使用弱效激素药膏安全有效,长期滥用才可能导致皮肤萎缩。

3.误区三:母乳可治疗湿疹

母乳无治疗作用,涂抹可能加重感染风险。

4. 注意事项

避免使用偏方(如金银花水、艾草水),可能加重刺激。接种湿疹疫苗需遵医嘱,卡介苗等活疫苗可能诱发严重反应。

五、小结

新生儿湿疹的护理与防治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家长需保持耐心,密切观察宝宝皮肤变化。通过科学护理、合理饮食、环境控制等措施,多数湿疹症状可得到有效控制。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作者单位:河北省定州市人民医院)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策论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北京探索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机器人领域两大盛会8月举办,北京人形机器人领跑全国
北京发布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行动计划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