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一紧张就胃疼?情志伤脾,中医在急诊中如何应对?
2025-01-27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4004

撰文/唐甜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一到考试、面试、开会前,胃就开始隐隐作痛,甚至腹胀、恶心、没有食欲,做胃镜却查不出明显问题。医生告诉你:“这可能是功能性胃病。”可你却总觉得不是简单的“心理作用”。其实,这种“情绪一来胃就闹情绪”的现象,在中医里早有解释,叫做“情志伤脾”。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为什么一紧张就胃疼,中医是怎么理解和应对这种问题的?尤其是在急诊这种突发情况频发的环境里,中医又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情绪和胃,为什么关系这么“亲密”

现代医学表明,胃肠道有丰富的神经系统,被称为“第二大脑”。当人情绪紧张、焦虑、抑郁时,大脑释放的信号会直接影响胃肠道的活动,导致蠕动紊乱、胃酸分泌异常,从而引发胃痛、恶心、腹泻等一系列症状。

而中医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思伤脾”“怒伤肝”,认为情绪对脏腑功能有直接影响。中医讲“脾主运化”,是消化吸收的核心;“胃主受纳”,负责接受和初步消化食物。情绪长期处于压抑、紧张状态,会造成肝气郁结,肝气横逆犯胃,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最终出现“肝胃不和”“脾胃虚弱”等问题。

中医怎么看“情志伤脾”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意思是,同样是胃不舒服,不同的人可能原因不同,表现不同,治疗方法自然也不一样。

肝气犯胃型:通常在情绪紧张、焦虑或生气之后出现胃胀胃痛,伴随频繁嗳气、胸闷、烦躁等症状。中医认为,这是由于情绪压抑或易怒导致肝气郁结,肝气横逆侵犯胃腑,干扰了胃的功能。治疗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为主,常用的中药方剂有柴胡疏肝散等。

脾虚气滞型:主要表现为胃胀不适、食欲不振、疲乏无力、情绪低落。中医认为这是脾气本虚,加之气机运行不畅,导致运化功能下降。治疗上以“健脾益气、理气和中”为主,经典方药如香砂六君子汤。

胃阴不足型:症状包括胃部隐隐作痛、有灼热感,口干舌燥、舌质红、少津,是由情绪长期失调耗伤胃阴,胃失濡养所致。中医治疗以“养阴益胃、调和中焦”为基本思路,常用方剂如益胃汤、沙参麦冬汤等。

急诊中,中医能做什么

针灸:针刺特定穴位可以快速调理脾胃气机、缓解胃部痉挛。常用穴位包括中脘(调和胃气,止痛止呕)、内关(理气安神,缓解恶心)、足三里(健脾和胃,增强体力)和太冲(疏肝理气,缓解情绪)。通过对这些穴位的刺激,可以有效缓解由紧张引起的胃痛、胃胀等不适,非常适合在急诊场景中使用。

中成药:一些经典的中成药可以根据不同证型迅速起效。如肝气犯胃型可选用柴胡疏肝片,帮助疏解肝郁、缓解胃痛;脾虚型患者可以服用参苓白术散或香砂六君子丸,改善食欲、增强体力;若患者有湿浊困中、舌苔厚腻等表现,则适合使用藿香正气水、藿香和中丸。这些药物服用方便,副作用小,适合在症状初起或突发时应用。

外治法:艾灸中脘、神阙等穴位,能起到温中散寒、调和脾胃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胃寒性腹痛;贴敷疗法通过在腹部穴位贴敷中药,促进气血流通,减轻胃胀、胃痛;中药足浴或热敷腹部,通过经络传导,调节内脏功能,也常被用于急性胃部不适的辅助处理。

如何日常预防“情志伤脾”

管理情绪是关键:保持情绪平稳是预防脾胃受损的根本,可以通过散步、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方法缓解压力。

饮食有节制,避免暴饮暴食:三餐规律,少吃生冷辛辣油腻食物。脾喜燥恶湿,少喝冷饮、忌湿热食物(如烧烤、火锅)是保护脾胃的重要一环。

保持良好作息:熬夜、过度劳累都会损伤脾气,规律作息、充足睡眠有助于恢复体力和情绪稳定。

适度运动:快走、八段锦、太极拳等有助于调畅气机,提升脾胃功能,缓解紧张情绪。

一紧张就胃疼,不是“矫情”,而是真实存在的身心联动。中医通过“情志伤脾”的理论,为这类现象提供了科学的解释和有效的干预手段。在急诊场景中,针灸、中药、外治法等中医疗法不仅安全、简便,而且能快速见效,是现代医疗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补充。如果你也经常因为情绪导致胃部不适,别再一味吃止痛药或“忍一忍”,可以试着走进中医科,找到适合自己的调理方式。健康,不止是身体无恙,更是情绪与脏腑的和谐共处。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2025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式盛大启幕 开启科普“全月深耕” 新征程
地下700米捕捉“幽灵粒子”!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
推荐阅读
急诊科的黄金时刻:如何快速识别和应对生命危机?
2025-04-07 北京科技报
时间就是生命:急诊护理的高效流程与团队协作
2025-04-07 北京科技报
急诊就医不慌张:护患沟通小技巧
2025-04-07 北京科技报
急诊就诊:这样沟通更高效
2025-03-31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