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曾丽婷
偏头痛属于临床常见病症,因反复发作、疼痛感强烈,对许多病患的家庭、工作、生活带来极大影响。偏头痛发生率较高,影响范围比较广,需要加以重视。对于偏头痛的临床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是无法根治,且病患长时间服用止痛药物,容易出现药物成瘾性。随着中医疗法深入发展,耳穴综合疗法因效果明显、安全性高,成为偏头痛的“小克星”,使病患的脑袋不再“嗡嗡叫”。
一、耳穴综合疗法
耳穴综合疗法是将耳背放血、自体血穴注、耳穴点刺相互融合,根据中医理论基础,在临床实践中持续总结优化,为偏头痛治疗提供新思路。《黄帝内经》中明确分析了耳与经络脏腑之间的关系,同时把“耳脉”命名为手少阳三焦经。这充分证实,古人的智慧为耳穴综合疗法的发展与应用打下坚实理论根基。随着现代医学创新发展,耳穴综合疗法持续优化,现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二、偏头痛和耳穴的内在关系
偏头痛的发生和少阳经气不利有一定联系,少阳经主要由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组成,均在头侧部,也是偏头痛的主要病变处,一旦外邪或者内伤引起少阳经气不顺畅,偏头痛症状便可发作。可见,耳与少阳经有密切联系,而耳穴综合疗法以刺激耳穴为主要目的,以便发挥疏通少阳经气、改善偏头痛的治疗作用。基于全息理论的指导,耳廓折射区分布着人体各个器官系统,涉及人体与内脏全部信息,可以体现出人体各个脏腑的机能状况。一旦某个经脉或者脏腑发生病变,可通过经络反射至耳廓部位,经过临床观察,能够了解到多数偏头痛病患在耳穴部位出现结节隆起症状,充分表明偏头痛和耳穴有直接联系。
三、耳穴综合疗法的操作步骤与作用效果
耳穴综合疗法在治疗偏头痛时,主要运用耳背放血、自体血穴注、耳穴点刺三种方式,具体为:①耳背放血。因偏头痛病患发病主要与外感风邪、内伤瘀血有关,利用耳背放血技术,能够达到化瘀通络、镇静止痛、祛风除湿的治疗目的,从病因入手,提高治疗效果,放血部位一般选取耳背三分之一血管处,这也是头部信息的重要投射区域,通过放血治疗,效果更加明显。②自体血穴注。此种治疗方式是把病患自身血液应用到穴位注射之中,利用中医经穴体系注射给药方式,促进药物疗效的发挥。在偏头痛治疗期间,选取风池穴、阳陵泉穴等部位进行注射,风池穴能够发挥熄风清热降火、气血顺畅、止痛的作用功效,而阳陵泉穴可发挥舒筋活络的作用,其主要原理是改善人体血浆成分,舒缓脑血管平滑肌,以便缓解偏头痛病患的不适症状。③耳穴点刺。耳穴点刺是借助毫针对耳穴进行轻微刺激,发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的作用。在偏头痛治疗过程中,选取神门穴、交感穴、皮质下穴、内分泌穴等,通过穴位点刺,达到疏肝利胆、疏经通络的治疗目的,使病患的不适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研究证实,在偏头痛治疗过程中,运用耳穴综合疗法效果明显,病患接受血流动力学检测,发现其血小板凝集率减少,瘀血得以有效清除,新血重生,实现通则不痛的治疗目标。除此之外,耳穴综合疗法还能改善病患的自主神经功能,病患保持身心舒畅,可降低偏头痛的复发概率。
因耳穴综合疗法属于一种物理疗法,治疗安全性比较高,操作简单方便,经济性良好,与常规的药物治疗有明显差异,病患不需要长时间服用药物,可预防药物依赖、不良反应的发生。加之,耳穴综合疗法还能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改善人体内环境,起到祛邪扶正、疏通气血、祛瘀通络的功效。但是在偏头痛治疗中,耳穴综合疗法还面临一些挑战,因个体的体质差异明显,不同偏头痛病患的治疗反应效果并不相同,一部分病患治疗效果显著,还有一部分病患可能无效。为此,建议临床医师依照病患的病情特点、严重程度,为病患制定个性化耳穴综合治疗方案,以便提高整体治疗效果,改善病患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偏头痛尽管是一件小事,但是对病患的身心带来极大影响,耳穴综合疗法作为一种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明显的治疗手段,能够为病患带来福音。通过运用耳穴综合疗法,改善病患的不适症状,刺激全身功能,降低复发概率,为病患彻底解决脑袋“嗡嗡叫”的小毛病,使病患回归正常生活。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