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生活指南:如何有效管理与预防?
2025-02-17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5570

撰文/张丹阳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主要侵犯大肠,以腹泻、便血、腹痛及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加,UC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如何有效管理与预防病情,提高生活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生活习惯、饮食调理、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等方面,为您提供一份实用的生活指南。

一、了解溃疡性结肠炎

1.病因及发病机制

溃疡性结肠炎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目前认为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因素有关。研究发现,患者的免疫系统对肠道内的正常细菌产生异常反应,导致肠道黏膜受损,从而引发炎症。

2.临床表现

(1)腹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黏液脓血便。

(2)腹痛:多位于左下腹,可能与肠道炎症、痉挛有关。

(3)里急后重:排便时肛门有烧灼感,可能与肛门括约肌炎症有关。

(4)其他:如体重下降、贫血、消瘦等。

3.病程及并发症

溃疡性结肠炎病程可分为缓解期、活动期和复发期。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肠穿孔、肠梗阻、中毒性巨结肠等。

二、生活管理与预防

1.饮食调理

(1)低纤维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的粗纤维食物,如韭菜、芹菜等,以免刺激肠道。

(2)易消化食物: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蛋类、鱼类等,减轻肠道负担。

(3)保持饮食均衡:合理搭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保证营养供给。

(4)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生冷等食物,以免加重炎症。

(5)适量饮水:保持水分平衡,避免脱水。

2.生活方式的调整

(1)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劳累,有利于免疫系统的修复和病情的稳定。

(2)适当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改善肠道蠕动,降低疾病复发风险。建议选择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瑜伽等,避免剧烈运动。

(3)避免过度劳累:避免长时间站立、久坐等,减轻肠道负担。

(4)保持心情愉悦:学会调整心态,减轻心理压力,有助于病情稳定。

3.药物治疗

(1)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如柳氮磺吡啶,具有抗炎作用,适用于轻中度患者。

(2)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适用于中重度患者。

(3)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用于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无效的患者。

(4)生物制剂:如英夫利昔单抗,适用于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

4.定期复查

患者需定期复查,评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复查项目包括血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

5.疫苗接种

建议患者接种流感疫苗、乙肝疫苗等,预防感染。

三、特色疗法及辅助治疗

1.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属于“痢疾”“泄泻”等范畴。治疗原则为清热利湿、调和气血、健脾止泻。可采用中药煎剂、针灸、拔罐等疗法。

2.心理干预

心理因素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改善病情。

3.膳食补充剂

如益生菌、鱼油等,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减轻炎症。

结语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要树立信心,勇敢面对疾病。通过科学的生活管理和预防措施,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生活质量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未来将会有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手段,为广大患者带来希望。在有效管理与预防的路上,患者们还需时刻关注最新的医学动态,以便及时获取更为先进的治疗理念和方法。同时,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共同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理解的治疗环境。让我们一起期待,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突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能够享受到更加健康、高质量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家庭、社会和医学界,我们每个人都是参与者,也是见证者。携手前行,我们定能战胜病痛,迎接希望。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中医院)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北京发布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行动计划
新一代国产通用CPU发布!性能接近国际主流产品水平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将迎首批新生,有哪些培养特色?
推荐阅读
读懂便便信号:溃疡性结肠炎的早发现与药物治疗关键点
2025-02-10 北京科技报
医生解读:溃疡性结肠炎的康复之路
2025-02-10 北京科技报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饮食调理与生活指南
2025-02-10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