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王伟
在医学不断进步的今天,癌症始终是人们心头的一块大石。而“一滴血查癌”的说法,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究竟是现实还是噱头?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揭开肿瘤标志物检测的真相。
什么是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成、释放或者是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在血液、体液及组织中检测到。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有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等。肿瘤标志物就像是肿瘤细胞留下的“蛛丝马迹”。当身体里出现肿瘤时,肿瘤细胞会释放一些特殊的物质到血液中,通过检测这些物质的含量,医生就有可能发现肿瘤的存在。
“一滴血查癌”的说法从何而来
“一滴血查癌”这种说法的来源,主要是因为肿瘤标志物检测通常只需要采集少量的血液样本就可以进行。只需要抽取几毫升的血液,就能够对多种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这听起来好像真的是“一滴血”就能完成的事情。而且,肿瘤标志物检测具有操作相对简单、价格相对较低、对身体损伤小等优点,所以在体检和癌症筛查中被广泛应用。这也让很多人对“一滴血查癌”充满了期待。
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作用
肿瘤标志物检测在癌症的早期筛查、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早期筛查方面,一些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可能是癌症的早期信号。例如,甲胎蛋白是诊断肝癌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在体检中发现甲胎蛋白升高,医生就会进一步进行检查,以排除肝癌的可能。在诊断方面,肿瘤标志物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其他检查结果,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是否患有癌症,以及癌症的类型和分期。
在治疗监测方面,通过定期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医生可以了解治疗的效果。如果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在治疗后下降,说明治疗有效;如果肿瘤标志物的水平持续升高,可能提示肿瘤复发或转移。在预后评估方面,肿瘤标志物的水平也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一般来说,肿瘤标志物水平越高,患者的预后可能越差。
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局限性
虽然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很多优点,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癌症。一些非肿瘤性疾病也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例如,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甲胎蛋白可能会升高;肺炎、结核患者的癌胚抗原可能会升高。此外,某些生理状态,如怀孕、月经期等,也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的轻度升高。其次,患有癌症也不一定会出现肿瘤标志物升高。有些癌症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始终正常,这就使得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这些患者中失去了作用。例如,约有30%的早期肺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是正常的。最后,肿瘤标志物检测只能作为一种辅助诊断方法,不能作为确诊癌症的唯一依据。如果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异常,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正确看待肿瘤标志物检测
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肿瘤标志物检测,既不能过分依赖它,也不能完全忽视它。在体检中,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以作为一种初步的筛查手段,但不能仅因为肿瘤标志物正常就放松警惕。如果有癌症家族史、长期吸烟、酗酒等高危因素,还需要定期进行更全面的癌症筛查。如果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异常,也不要惊慌失措。应该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各项检查结果,做出准确的判断。
“一滴血查癌”虽然听起来很美好,但目前还无法实现。肿瘤标志物检测是一种有价值的辅助诊断方法,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看待肿瘤标志物检测,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同时也要认识到它的不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癌症,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作者单位:山东省肥城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