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日常养生小妙招:中医教你如何“治未病”
2025-03-03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1万

撰文/罗楚波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与日俱增。中医“治未病”理念传承千年,强调通过科学养生预防疾病、守护健康。本文将从生活起居、饮食调理、情志管理、传统疗法等方面,为大家介绍实用的养生小妙招。

一、顺应自然,规律生活

《黄帝内经》强调“法于阴阳,起居有常”,人体需顺应自然规律调整生活节奏。

昼夜规律:遵循“昼醒夜眠”原则,避免熬夜(23点前入睡最佳)和赖床。建议养成睡“子午觉”的习惯,即午时(11:00~13:00)小憩15~30分钟,子时(23:00~1:00)进入深睡眠,以养津气、护阳气。

四季调养:春季养肝,早睡早起,多做舒展运动如太极,饮食可多吃春笋、荠菜等疏肝食材,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肝郁。夏季养心,晚睡早起,适度出汗,饮食宜清淡,可吃苦瓜、莲子心清心火,避免贪凉伤阳,保持心态平和。秋季养肺,早睡早起,多吃梨、银耳等滋阴润肺食物,顺应秋燥特性,预防呼吸道不适。冬季养肾,早睡晚起,注重保暖,可食用羊肉、栗子等温补食材,以固肾中阳气。

二、饮食有节,辨证施膳

中医认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饮食需遵循“节制、均衡、应季”原则。

三餐规律:定时定量进食,避免过饥过饱、暴饮暴食。早餐宜营养丰富(如鸡蛋、杂粮粥),午餐宜均衡(荤素搭配),晚餐宜清淡(少油少盐)。

四季食养:春季选择韭菜、香椿等升发之品,助力阳气生长。夏季多吃绿豆、西瓜等清热解暑食物,缓解暑热湿气。秋季食用百合、蜂蜜等润燥食材,减轻秋燥对肺的损伤。冬季适当摄入牛肉、核桃等温补食物,增强御寒能力。

体质调理:阳虚体质怕冷易寒,可多吃生姜、羊肉、桂圆,忌生冷寒凉。阴虚体质口干咽燥,宜食银耳、百合、雪梨,避免辛辣燥热。气虚体质乏力易累,可常吃黄芪、大枣、山药,补气健脾。湿热体质长痘口臭,宜吃冬瓜、赤小豆、薏米,清热利湿。

三、调摄情志,身心和谐

中医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情绪失调是疾病的重要诱因。

心理调节:保持“恬淡虚无”的心态,可通过冥想(每天15分钟)、深呼吸(腹式呼吸3~5分钟/次)缓解压力。遇到情绪波动时,可通过写日记、与亲友倾诉等方式疏导,避免长期压抑。

兴趣疗法:培养书法、绘画、音乐等爱好,转移负面情绪。研究表明,每天听 30 分钟舒缓音乐,可使压力激素水平降低28%。

运动解郁:适度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等,能促进气血流通,改善心情。中医理论认为“动则生阳”,阳气充足则情绪开朗。

四、传统疗法,科学保健

中医养生术种类丰富,合理选用可强身健体,但需根据体质科学操作。

主动锻炼可选择五禽戏、太极拳,模仿虎、鹿、熊、猿、鸟(鹤)的动作,或练习太极拳的柔和招式,可调节气血、增强体质,适合各年龄段人群。

自我按摩:每日按揉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3~5分钟,可增强免疫力、调理脾胃。睡前用热水泡脚后按摩涌泉穴(足底前 1/3 凹陷处),能滋阴降火、改善睡眠。

被动调理(建议至正规机构操作):冬季可艾灸关元穴(脐下3寸)、命门穴(后腰正对肚脐处),温补肾阳;春季艾灸足三里,助阳气生发。每次灸10~15分钟,以局部温热舒适为宜。拔罐、刮痧适合体质较强者,可缓解疲劳、祛湿排毒。但需注意,皮肤过敏、虚弱者不宜操作。针灸、推拿可调理经络气血,对颈肩腰腿痛、失眠等有较好效果,需由专业医师操作。

五、避开误区,科学养生

盲目跟风不可取:不同体质适用的养生方法不同,如阴虚者盲目温补易上火,湿热者过量吃滋补品易加重湿浊。

过度养生反伤身:运动需适度,过度锻炼可能耗气伤筋;节食减肥易损伤脾胃,应通过合理饮食 + 运动健康减重。

依赖单一方法:养生需综合调理,结合饮食、作息、情志、运动等多方面,避免只依赖某一种疗法。

六、结语

中医“治未病”的核心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其精髓在于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和个性化调理,激发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希望大家能将这些小妙招融入日常生活,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养护身体,远离疾病,真正实现“上医治未病”的健康境界!

(单位:揭阳市揭东区第二人民医院,省市:广东省揭阳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策论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北京探索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机器人领域两大盛会8月举办,北京人形机器人领跑全国
北京发布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行动计划
推荐阅读
体质分类看养生:针灸在“治未病”中的妙用
2025-03-24 北京科技报
中医“治未病”与西医体检:为健康上双重保险
2025-02-24 北京科技报
治未病:中医在现代健康管理中的角色与应用
2024-11-27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