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薛利伟
孕期出现阴道流血(俗称“见红”),往往让准妈妈们心惊胆战,担心腹中胎儿安危。事实上,见红是孕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其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既有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是潜在风险的预警信号。产科专家提醒,遇到见红不必过度惊慌,掌握科学的应对方法,才能更好地保障母婴安全。
一、揭开“见红”的神秘面纱:不同原因,不同表现
孕期不同阶段的见红,对应着不同的生理或病理情况,其出血量、颜色和伴随症状也各有特点:
1.孕早期见红
着床出血:发生在受孕后6~12天,受精卵植入子宫内膜时,可能出现少量粉红色或褐色血迹,持续1~2天,一般无腹痛,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先兆流产:出血量可多可少,颜色鲜红或暗红,常伴有下腹隐痛、坠胀感。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难免流产。
宫外孕:除阴道流血外,还会出现一侧下腹部剧烈疼痛,严重时可导致腹腔内大出血,危及孕妇生命。
宫颈病变:如宫颈息肉、宫颈炎等,也可能引起少量出血,多为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出现。
2.孕中期见红
胎盘因素:胎盘前置或胎盘早剥是常见原因。胎盘前置表现为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胎盘早剥则伴有腹痛,且疼痛程度与出血量不成正比,是严重的产科急症。
先兆早产:孕妇会出现规律或不规律宫缩,同时伴有阴道流血,需警惕早产风险。
3.孕晚期见红
临产征兆:分娩发动前24~48小时,因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该处的子宫壁分离,毛细血管破裂导致少量出血,与宫颈管内的黏液相混合,呈淡血性黏液排出,俗称“见红”,是即将分娩的可靠征兆之一。
其他异常: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问题在孕晚期仍可能发生,同样需引起重视。
二、科学应对:见红后的正确处理方式
1.保持冷静,初步评估
发现见红后,准妈妈首先要保持冷静,避免过度紧张。观察出血量、颜色、有无血块,以及是否伴有腹痛、头晕、心慌等症状。若只是少量褐色或粉红色分泌物,无其他不适,可先在家观察;若出血量较多,颜色鲜红,或伴有腹痛、流水等情况,需立即就医。
2.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无论见红情况看似多轻微,都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妇科检查、超声检查、血HCG和孕酮检测等手段,明确见红原因:
孕早期:若为着床出血,无需特殊处理;先兆流产者,需根据情况补充孕激素、卧床休息;宫外孕则需尽快采取手术或药物治疗。
孕中期:一旦确诊胎盘早剥,需紧急终止妊娠;胎盘前置患者,需根据孕周、出血量等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必要时提前剖宫产。
孕晚期:若见红后出现规律宫缩(间隔5~6分钟,持续30秒以上),说明即将分娩,应做好入院准备;若排除临产因素,发现其他异常情况,需遵医嘱积极治疗。
3.遵医嘱治疗,做好日常护理
卧床休息:对于先兆流产、先兆早产或胎盘因素导致见红的孕妇,医生通常会建议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避免劳累和性生活。
定期复查:见红原因明确且经过治疗后,仍需定期到医院复查,监测胎儿发育情况和母体健康状况。
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勤换内裤和卫生用品,防止感染。
三、预防见红:孕期日常注意事项
定期产检:按时进行各项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见红的潜在问题,如宫颈病变、胎盘异常等。
避免剧烈运动:孕期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尤其是孕早期和孕晚期;运动时选择散步、孕妇瑜伽等温和的方式。
均衡饮食:保持饮食均衡,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预防便秘,避免因用力排便增加腹压,引发见红。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发生生殖道感染;性生活时注意卫生,动作轻柔,孕早期和孕晚期应适当减少或避免性生活。
孕期见红虽然令人担忧,但只要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及时就医诊断,积极配合治疗,多数情况下都能化险为夷。准妈妈们要相信医学的力量,保持乐观心态,以科学的态度和行动,为自己和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
(单位:大名县人民医院,省市:河北省邯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