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增强CT如何揪出早期直肠癌?
2025-03-10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2411

撰文/李冬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位居前列。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直肠癌病例超过20万例,且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值得关注的是,早期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晚期患者则骤降至30%左右。这一巨大差异凸显了早期诊断的重要性。然而,直肠癌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或者仅表现为轻微的排便习惯改变、便血等非特异性症状,很容易被患者忽视。临床上,约有60%的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寻找高效、准确的早期诊断方法成为医学界关注的重点。

一、增强CT的工作原理与技术优势

1. 基本原理

增强C是在普通CT扫描基础上,通过静脉注射含碘对比剂来提高组织对比度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其核心原理是利用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在血供方面的差异:恶性肿瘤通常具有丰富的新生血管,血流量明显增加。当对比剂随血液循环到达这些区域时,会在CT图像上呈现特征性的“强化”表现。

2. 技术特点,与普通CT相比,增强CT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更高的组织分辨率:可清晰显示肠壁各层结构。

更好的病变检出率:对微小病灶的敏感性提高30%~50%。

更准确的术前评估:能判断肿瘤浸润深度和范围。

更全面的转移筛查:一次扫描可评估多个器官。

二、增强CT在早期直肠癌诊断中的具体应用

检查前准备,规范的检查前准备对获得优质图像至关重要:

1. 肠道准备:检查前1天低渣饮食,检查当天清洁灌肠。

2. 禁食要求:检查前4~6小时禁食。

3. 对比剂准备:评估肾功能,排除禁忌证。

4. 呼吸训练:指导患者掌握屏气技巧。

5. 扫描方案,现代多层螺旋CT(MSCT)采用优化的扫描参数:扫描范围从膈肌至耻骨联合,层厚1~3mm,扫描时相为动脉期(25~30秒)、静脉期(60~70秒)、延迟期(3~5分钟),

6. 影像特征分析

早期直肠癌在增强CT上主要表现为:

直接征象:肠壁局限性增厚(>3mm),黏膜面不规则,异常强化(CT值增加>20HU)。

间接征象:肠腔偏心性狭窄,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局部淋巴结增大(短径>8mm)。

三、增强CT的临床价值与局限性

临床价值

早期筛查: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

精确诊断:提高早期病变检出率。

疗效监测:评估新辅助治疗效果。

随访复查:监测复发和转移。

局限性

辐射暴露:单次检查辐射量约10mSv。

对比剂风险:过敏反应发生率约0.2%~0.7%。

微小病灶漏诊:对<5mm病变敏感性有限。

费用因素:较普通CT费用高约30%~50%。

四、临床案例分析

案例1:早期发现58岁男性,因“反复便血1个月”就诊。肠镜发现距肛缘8cm处黏膜隆起,活检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增强CT显示肠壁局限性增厚(4mm),动脉期明显强化(CT值增加35HU),无淋巴结转移征象。最终行腹腔镜下局部切除,病理证实为早期直肠癌(T1期),术后5年生存率100%。

案例2:进展期65岁女性,因“排便困难2个月”就诊。增强CT显示肠壁全周性增厚(15mm),浆膜面毛糙,直肠系膜内多发淋巴结,肝脏S4段转移灶。综合评估为Ⅳ期,采用新辅助化疗+靶向治疗方案。

五、未来发展趋势

1. 能谱CT技术:提高组织分辨能力。

2.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提高微小病变检出率。

3. 低剂量技术:减少辐射暴露。

4. 三维重建技术:优化手术规划。

5. 影像组学研究:预测治疗效果和预后。

六、专家建议

1. 高危人群筛查:建议50岁以上人群每2~3年进行一次筛查。

2. 检查方法选择: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方案。

3. 多学科协作:结合肠镜、MRI等检查综合判断。

4. 规范操作流程:确保检查质量。

5. 术后定期随访:建议术后2年内每6个月复查。

结语

增强CT作为一种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在早期直肠癌诊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无创、快速、全面的特点,使其成为直肠癌筛查和诊断的重要选择。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增强CT在直肠癌诊疗中的应用价值还将进一步提升。高危人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筛查方案,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切实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单位:张家口宣钢医院,省市:河北省张家口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新一代国产通用CPU发布!性能接近国际主流产品水平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将迎首批新生,有哪些培养特色?
北科大首设“碳中和创新班”,培养模式如何实施?
推荐阅读
结直肠癌患者的“菌”衡之道:膳食纤维与肠道微生物
2025-03-10 北京科技报
结直肠癌防线:早期筛查与个性化护理的重要性
2025-02-24 北京科技报
结直肠癌早期信号:这些症状别忽视
2025-02-24 北京科技报
结直肠癌:早期症状与科学预防要点
2025-02-10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