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抑郁症不仅是情绪问题:它对大脑的深刻影响
2025-03-10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9246

撰文/韦彩虹

提到抑郁症,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心情不好”“想不开”或“太脆弱了”。在大众认知中,抑郁症常被误解为一种单纯的情绪问题,仿佛只要“乐观一点”“别想太多”,就可以摆脱。然而,科学研究证明:抑郁症远不止是“心情差”那么简单,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脑部疾病,会深刻地影响大脑结构、功能与化学平衡,甚至改变人的认知、记忆和判断力。

抑郁症是一种“脑病”

1.前额叶皮质:决策和情绪控制的中枢

前额叶皮质负责人的决策能力、社会行为调控和情绪平衡。抑郁症患者的前额叶活动常常减弱,表现为思维迟缓、缺乏动力、做事拖延,甚至无法集中注意力完成简单任务。这种“认知迟钝”并非懒惰,而是神经网络功能受损的结果。

2.海马体:学习与记忆的关键

海马体是大脑中与记忆和情绪密切相关的区域。在长期抑郁状态下,海马体的体积可能出现萎缩。这一变化与高水平的应激激素(如皮质醇)相关,说明持续的心理压力会对大脑结构产生实质性破坏。因此,许多抑郁患者常有“记忆力变差”“脑子不清楚”的主观体验。

3.杏仁核:情绪加工的警报系统

杏仁核在大脑中负责识别情绪刺激,特别是与恐惧、愤怒和悲伤相关的反应。在抑郁症患者中,杏仁核往往处于过度活跃状态,使人对负面信息特别敏感,导致陷入“反复想”“悲观解读”的情绪泥沼。这也是为什么抑郁患者常常对生活中的小事产生过度反应。

4.多巴胺通路:奖赏与愉悦感下降

多巴胺是一种与“愉悦”“动机”相关的神经递质。在抑郁状态下,多巴胺的分泌与传递效率下降,导致患者对曾经感兴趣的事物失去兴趣,产生“情感麻木”,即便获得成就或亲情陪伴也难以感受到快乐。

抑郁症对思维和行为的连锁影响

当大脑关键区域功能受损时,抑郁症患者的思维、情绪和行为往往会进入一种恶性循环,表现为情绪持续低落、悲观、空虚,甚至易怒;在认知层面,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自我评价降低,并倾向于夸大失败;在行为上,他们可能逐渐回避社交、减少日常活动,变得退缩、被动;而在生理方面,还可能出现食欲变化、睡眠紊乱、体重波动及持续的身体疲惫感。正因如此,即使患者表面上生活环境良好、人际关系正常,也可能深陷痛苦之中。这并不是“矫情”或“想不开”,而是大脑处理情绪和信息的机制出现了实际障碍。

抑郁症是否可逆?治疗如何作用于大脑

很多人关心:这些大脑变化是不是永久的?答案是否定的。研究显示,经过系统治疗,大脑中部分区域的功能和结构是可以恢复的,尤其是在病程较短、及时干预的患者中。

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等,通过调节大脑中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多巴胺)的水平,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改善情绪和认知功能。部分药物还被证实可促进神经可塑性,帮助大脑“重建连接”。

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并纠正消极思维模式,逐步恢复对生活的掌控感。与药物联合使用疗效更佳。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充足营养、良好社交,也被证实对大脑功能具有积极影响,是非药物干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什么要改变对抑郁症的看法

把抑郁症等同于情绪波动,会让患者在面对疾病时感到羞耻与孤独,往往不愿就医,延误诊断与治疗。社会偏见和误解也让患者难以获得应有的支持,甚至在家庭和职场中被贴上“玻璃心”的标签。我们需要认识到,抑郁症是一种真实的疾病,就像糖尿病、高血压一样,是身体的一部分出了问题,需用科学的方式处理。它不是矫情,不是性格缺陷,更不是软弱。同样重要的是,家人和朋友在患者的康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理解、包容与陪伴,比空泛的“你要坚强”更有价值。

抑郁症远非单纯的“情绪低落”,而是一种深层次影响大脑结构和功能的神经精神疾病。它通过复杂的脑机制改变人的感受方式、思维模式和行为反应。但这并不意味着无法对抗,相反,现代医学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和康复路径。每一位抑郁症患者都值得被看见、被理解、被治疗。社会也应以更科学、更温和的眼光,接纳这一“隐性疾病”。抑郁症可以被治愈,前提是我们愿意承认它的存在,并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尊重。

(单位:前海人寿南宁医院,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北京发布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行动计划
新一代国产通用CPU发布!性能接近国际主流产品水平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将迎首批新生,有哪些培养特色?
推荐阅读
被忽视的角落:老年精神科视角下抑郁症的独特表现与照护
2025-03-03 北京科技报
心情不好,是抑郁症吗?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2025-01-27 北京科技报
如何识别抑郁症的早期信号?
2025-01-20 北京科技报
产后抑郁症有哪些表现与应对方法?
2025-01-17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