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烧伤后的疤痕修复与整形手术
2024-12-16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3020

撰文/贺万强

烧伤后,疤痕不仅会影响外观,还会带来功能障碍和心理创伤。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疤痕修复与整形手术已成为重建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干预和个体化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瘢痕增生、挛缩等问题,恢复受损部位的形态与功能。了解不同修复方式的原理与适用情况,对于患者选择合适方案至关重要,也有助于大众正确认识烧伤后的康复过程,重拾健康与信心。

一、烧伤疤痕的形成机制与常见类型

烧伤后,皮肤组织经历了复杂的修复过程,疤痕就是这一过程中的产物。烧伤导致皮肤真皮层甚至更深层组织的损伤,身体为了愈合,会启动炎症反应和纤维组织增生机制。大量胶原蛋白在创面堆积,形成瘢痕组织。由于新生组织排列紊乱,加之毛细血管增生,常常导致疤痕呈现出颜色偏红、质地坚硬、表面隆起等特点,这与正常皮肤明显不同。

常见的烧伤疤痕类型主要包括增生性瘢痕、挛缩性瘢痕和平坦性色素疤痕。增生性瘢痕多见于青壮年群体,表现为红色或紫色突起,伴有瘙痒或疼痛,常见于胸前、肩背等张力较大的部位。挛缩性瘢痕多发生于关节处或面部,因组织收缩影响正常活动,严重者可导致关节活动受限或眼睑、口唇变形。色素疤痕则表现为皮肤颜色明显变深或变浅,多影响外观,但功能障碍相对较少。

了解疤痕的类型和形成过程,有助于患者及早发现并干预,避免疤痕进一步发展。尤其在伤口愈合初期,科学护理和专业指导可以显著降低瘢痕增生的风险。同时,不同类型的疤痕在修复方法上存在差异,明确疤痕性质对于后续治疗的选择至关重要,是实现美观与功能双重恢复的前提。若能结合个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与护理方案,还能进一步提高康复效果,减少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更好地回归正常生活。

二、疤痕修复与整形手术的常用方法及效果

烧伤后形成的疤痕可通过多种医学手段进行修复和改善,不同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的瘢痕。在非手术治疗方面,激光治疗是一种常见方式,主要用于早期增生性瘢痕和色素沉着疤痕。通过选择性破坏瘢痕内的血管或组织,激光可以软化疤痕、减少红肿、改善肤色。注射治疗则多采用糖皮质激素,适用于凸起的增生性瘢痕,具有抑制纤维组织增生的作用,常与激光联合使用。这类治疗创伤小、恢复快,但需多次进行,疗效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当疤痕影响功能或外观明显时,整形手术就成为重要选择。例如,面部或四肢关节处的挛缩性瘢痕常通过瘢痕切除术联合皮瓣移植或植皮术进行治疗。植皮术是将身体其他部位的健康皮肤移植至瘢痕区域,适用于大面积烧伤后的修复。手术可以有效释放疤痕挛缩、恢复局部功能,并明显改善外观,但术后需配合护理,如压力治疗、防止新生瘢痕增生等。此外,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技术如射频治疗、自体脂肪注射等,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温和、个性化的选择。

以一位青少年患者为例,因手部烧伤导致瘢痕挛缩影响手指伸展,经过瘢痕松解术联合植皮治疗后,手部功能得到较大改善,外观也趋于自然。在后续几个月中,配合物理康复训练和护疤贴使用,有效防止了疤痕复发。这个案例表明,科学选择治疗方法并持续康复管理,是提高疗效、减轻疤痕影响的关键。无论是哪种治疗方式,都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年龄、疤痕位置、深度等因素综合评估,制定个性化方案,帮助患者重获信心与生活质量。

结语

烧伤后的疤痕不仅影响外观,更可能造成功能障碍与心理压力。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从激光、注射等非手术治疗,到植皮、整形等手术干预,患者拥有了多种有效的修复途径。科学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配合规范的术后护理和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疤痕状况,提升生活质量。了解疤痕形成机制与常见类型,有助于及早预防和干预。关注疤痕修复,不仅是对身体的修复,更是对生活信心的重建,是每一位烧伤患者迈向康复的重要一步。

(单位:达州市中心医院,省市:四川省达州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北京发布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行动计划
新一代国产通用CPU发布!性能接近国际主流产品水平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将迎首批新生,有哪些培养特色?
推荐阅读
烧烫伤疤痕修复,解锁整形外科“橡皮擦”
2025-01-27 北京科技报
手术疤痕修复秘籍,还你光滑肌肤
2025-01-20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