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与吸烟、空气污染及职业暴露等环境因素相关。COPD患者常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由于病情呈进行性发展,科学规范的呼吸护理对延缓肺功能下降、减少急性加重至关重要。本文将从疾病认知、日常护理、康复锻炼、心理支持及长期管理等方面,提供COPD呼吸护理的全攻略。
一、COPD基础认知与疾病管理
1. 病因与高危因素
吸烟是首要诱因,90%以上COPD患者与吸烟相关,二手烟暴露同样增加风险。职业粉尘(如煤矿、纺织行业)、化学烟雾、生物燃料燃烧(如柴火灶)及空气污染(PM2.5)均会损伤气道。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患者易感,儿童期反复呼吸道感染可能加速肺功能损伤。
2. 症状识别与就医信号
早期症状:慢性咳嗽、咳痰,活动后气短。
进展期症状:静息时呼吸困难、喘息、胸闷,晚期伴体重下降、食欲减退。
紧急就医指征:痰量增多、颜色变黄脓,发热超过2天,突发呼吸困难加重。
二、日常呼吸护理核心措施
1. 环境管理
戒烟可减缓肺功能下降速度,避免二手烟及厨房油烟。雾霾天佩戴N95口罩,室内使用医用级HEPA滤网空气净化器,每日通风3次(每次20分钟)。保持空气湿度在50%~60%,干燥季节使用加湿器,避免燥邪伤肺。
2. 呼吸道护理
有效排痰:每日饮水1500~2000ml,采用“深吸气-屏气-咳嗽”法,家属辅助拍背(由下至上、由外向内)。
氧疗规范:家庭氧疗者氧流量1~2L/min,每日≥15小时,湿化瓶加37℃温水。
雾化吸入:遵医嘱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或祛痰药,雾化后清水漱口。
3. 呼吸功能锻炼
腹式呼吸:仰卧位,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下陷,每日2次,每次10分钟。
缩唇呼吸:经鼻吸气,缩唇缓慢呼气,配合“呬字诀”增强肺气肃降。
运动康复:散步、太极拳,每周5天,每次30分钟,以微微汗出为度。
三、药物治疗与监测
1. 规范用药
长效制剂(噻托溴铵、福莫特罗)需每日规律使用,短效制剂(沙丁胺醇)按需吸入。含激素制剂(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需严格遵医嘱,擅自停药易引发气道高反应。肺气虚型用玉屏风散,痰湿型用二陈汤,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
2. 病情监测
使用峰流速仪每日早晚测量,若数值下降≥20%提示气道痉挛。稳定期每3个月查肺功能(FEV1/FVC),每6个月查胸部CT及血气分析。痰色变黄或静息气促时,吸入短效支气管扩张剂,并饮用生姜葱白汤(寒证)或鱼腥草茶(热证)。
四、营养支持与心理调适
1. 饮食管理
高蛋白、高维生素:每日摄入瘦肉、鱼类、豆类及新鲜蔬果,避免产气食物(豆类、汽水)。
少食多餐:每餐七八分饱,晚餐不宜过饱,以免影响夜间呼吸。
中医食疗:肺燥者食银耳百合粥,痰湿者饮茯苓山药汤,阳虚者饮当归生姜羊肉汤。
2. 心理干预
情绪疏导:通过书法、八段锦缓解焦虑,避免过度忧思。
家庭支持:家属参与护理计划制定,鼓励患者记录病情日记,增强治疗信心。
专业咨询: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帮助,改善抑郁症状。
五、长期管理与预防策略
1. 预防感染
接种疫苗:每年流感疫苗,每5年肺炎球菌疫苗。
避免人群聚集:呼吸道疾病高发季减少外出,必要时佩戴口罩。
2. 健康生活方式
睡眠管理:22点前入睡,保证7~8小时睡眠,午休15~30分钟。
体重控制:BMI维持在18.5~24.9,避免肥胖加重呼吸负担。
六、结语
COPD的呼吸护理需贯穿疾病全程,从戒烟、环境管理到规范用药、康复锻炼,每一环节均影响预后。患者应建立“防治结合”理念,通过峰流速仪监测、定期复查实现动态管理,家属参与则能提升护理依从性。中医“未病先防”思想与西医治疗结合,可进一步延缓病情进展。最终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让患者与疾病“和平共处”,畅享自由呼吸。
(单位:固安县中医院,省市:河北省廊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