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何秋榕
“每次来大姨妈都痛得打滚,是不是我太娇气了?”“听说生完孩子就不会痛了,那我是不是忍忍就行?”很多女生从青春期开始就和“痛经”作战,却从没想过,这种痛可能不只是“月经不舒服”,而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有一种叫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疾病,悄悄影响着千万女性,带来难以言说的痛,更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偷走生育力。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让人“痛到怀疑人生”的隐秘对手。
一、不是所有痛经都能“忍忍就过去”:认识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单说就是本该乖乖待在子宫里的内膜组织,偷偷“离家出走”,跑到了卵巢、输卵管、盆腔,甚至肠、膀胱、肺部等地方“安营扎寨”。这些“迷路”的内膜组织,虽然换了个地方,却还是会跟着月经周期出血。但血流出不来,就像在身体里制造了一个个“隐形内伤”,引发疼痛、炎症、粘连,严重的还会影响生育。痛经、慢性腹痛、性交痛、排便痛、不孕,还有月经量多、经期长等都是典型表现。
目前公认的几个可能原因包括:
(1)月经血逆流:经血倒流进盆腔,把内膜细胞带到“不该去”的地方;
(2)免疫系统“失职”:身体没能识别并清除这些“误闯异地”的细胞;
(3)家族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内异症家族史的女生风险更高;
(4)激素因素:雌激素就像给病灶浇了“催长肥”,越旺越严重。
二、“痛”得不是时候:从姨妈痛到生活痛
这不是普通的“姨妈不舒服”,而是一种“痛到灵魂深处”的疾病——
1、痛经升级版
异位的病灶刺激神经,疼痛往往提前几天就开始,延续整个经期,有的女生只能卧床请假,止痛药都不管用,还有人出现呕吐、失眠等“全套套餐”。
2、不好意思说的疼痛
如果病灶波及直肠、阴道、膀胱,排便痛、性交痛、尿痛就会找上门。很多女生不好意思讲出来,其实这是身体在抗议!
3、疼到影响人生节奏
有些人连在非经期也感到下腹隐痛,一年365天没有“无痛日”。长期疼痛会带来焦虑、抑郁、自信心下降,甚至把生活节奏全都围绕“避开疼痛”来安排。请记住:不是“能忍就是没事”!越拖延越容易出大问题!
三、不孕:沉默中的“生育绊脚石”
不少女性直到备孕失败才知道,原来一直以来的“痛经”并不普通,而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惹的祸。数据显示,大约30%~50%的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不孕问题。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
(1)卵巢受损:巧克力囊肿破坏卵巢,排卵出问题;
(2)输卵管被“堵路”:病灶和粘连让精子和卵子“见不上面”;
(3)胚胎着床难:子宫内环境遭破坏,胚胎“找不到合适的床”;
(4)免疫系统“误伤”:攻击异位组织时,顺带“殃及”精子和胚胎。
坏消息是内异症常常被误认为“原因不明不孕”,等确诊时已经发展到中晚期。但好消息是,现在治疗方式多种多样:
(1)药物控制:调节激素、缓解症状;
(2)腹腔镜手术:清除病灶,解除粘连;
(3)辅助生殖技术(如试管婴儿):帮助难孕女性实现生育梦想。
不过也要有心理准备,内异症容易反复,治疗要长期、个体化,不是“一刀切”就完事的病。
四、别再误会它!科学应对才是正解
很多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说法其实是误区,比如:“痛经很正常,生个孩子就好了”:错!生孩子不是治疗,反而可能拖延治疗时机,有些人怀孕时缓解,产后仍会复发。还有“非得做手术不可”:不一定!很多轻症靠药物也能控制住。
正解是:
1、关注月经健康:用App记录经期、疼痛等情况,有异常及时就医;
2、科学随访:尤其是有怀孕计划的人,建议定期检查;
3、情绪管理很重要:疼痛和情绪是“互相影响”,压力大会加重病情;
4、拒绝偏方:不要被“喝汤调理”“宫寒食疗”等谣言带偏,治疗要靠正规医生!
五、结语
子宫内膜异位症看起来“隐秘”,实则影响深远。它不是普通的痛经,也不只是不孕,它是一个需要被重视、可以被管理的慢性疾病。每一个“忍一忍”的背后,可能就是病灶的悄悄扩散。对抗它的第一步,不是手术、不是吃药,而是——正视疼痛,科学看病!
(单位:平南县第二人民医院,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