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子女常回家=有效陪伴?这些误区要避开
2025-07-17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2551

撰文/王纯

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子女对父母的陪伴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常回家看看”成为众多子女表达孝心的方式,然而,常回家是否就等同于有效陪伴?答案是否定的。有效陪伴蕴含着更为丰富的内涵,需要子女规避一些常见误区,以真正实现对父母的关爱与支持。

误区一:人在场而心缺席,陪伴沦为形式主义

部分子女虽频繁回家,但心思并未真正聚焦于父母。回家后,手机成为他们形影不离的伴侣,沉浸于社交媒体的浏览、工作事务的处理或与朋友的闲聊之中,与父母交流的时间被严重挤压。父母渴望与子女分享生活点滴,却往往得不到积极回应,只能无奈地独坐一旁。这种人在心不在的陪伴,仅仅是一种表面的“在场”,无法让父母感受到子女真挚的关爱与温暖。

有效陪伴要求子女全身心投入,放下手中的电子设备,专注地与父母交流互动。子女可以坐在父母身旁,耐心倾听他们讲述生活中的琐事,分享喜怒哀乐;亦可一同回忆往昔美好时光,让父母感受到被重视与被需要。唯有用心去倾听、去感受,才能深入父母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有力支撑。

误区二:重物质轻精神,忽视父母深层需求

一些子女认为为父母购置昂贵礼物、提供优渥的物质生活便是尽孝与陪伴的体现。每次回家,他们都带回各种物品,却鲜少关心父母的精神世界。实际上,父母在物质层面往往并无过多需求,他们更渴望子女的关心、理解与陪伴。当子女仅注重物质给予时,父母内心的孤独感并不会因此而消减。

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的精神需求愈发强烈。他们期望子女能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心理状态,与他们共同探讨生活中的问题,给予精神上的慰藉。子女可陪父母散步、下棋、观看电影,或一同参与社区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却能让父母真切感受到子女的爱与关怀,其价值远超任何物质礼物。

误区三:以自我为中心,漠视父母感受意愿

在陪伴父母的过程中,部分子女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安排活动,全然不顾父母的喜好与身体状况。例如,子女热衷于旅游,便强行拉着父母前往路途遥远、行程紧凑的景点,导致父母身体不堪重负,游玩体验也大打折扣;或者子女偏好热闹氛围,频繁组织大型家庭聚会,却未考虑到父母可能更倾向于安静的环境。

有效的陪伴应以父母为中心,尊重他们的意愿与选择。在安排活动时,子女需充分考虑父母的喜好、身体状况及兴趣爱好。若父母喜爱安静,可陪他们在家阅读书籍、聆听音乐;若父母热衷运动,可陪他们到公园打太极、散步。唯有让父母在陪伴中感受到舒适与愉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陪伴。

误区四:缺乏耐心包容,对父母态度急躁

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的思维与行动可能变得迟缓,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会有所下降。在与子女交流时,他们可能会反复询问问题,或对某些事情的理解出现偏差。此时,部分子女会缺乏耐心,对父母表现出急躁情绪,甚至加以责怪。这种行为会让父母感到伤心失落,觉得自己成为子女的负担。

子女应铭记,父母曾耐心陪伴我们成长,教导我们说话、走路、认识世界。如今他们年事已高,更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耐心与理解。当父母提出问题时,子女应耐心解答;当父母犯错时,应温和纠正。以耐心与爱心对待父母,让他们感受到子女的尊重与关爱。

误区五:陪伴时间碎片化,缺乏深度情感沟通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紧凑,许多子女虽经常回家,但每次停留时间短暂,陪伴时间呈现碎片化特征。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子女与父母的交流仅限于简单的问候与寒暄,缺乏深度的情感沟通。父母或许有许多心里话想与子女倾诉,却苦无机会。

子女应尽量安排整块时间陪伴父母,与他们进行深入的交流。可每周固定一个时间段,与父母围坐在一起,畅谈彼此的生活、工作与想法。在交流过程中,鼓励父母表达内心感受与需求,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通过深度沟通,能够增进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让父母感受到子女的关心与支持。

子女常回家并不等同于有效陪伴。要给予父母真正的有效陪伴,子女需规避上述误区,以用心关爱、尊重感受、耐心倾听、深度交流为原则,用实际行动让父母的晚年生活充满幸福与温暖。

(单位:长沙市宁乡精神病医院,省市:湖南省长沙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策论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北京探索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机器人领域两大盛会8月举办,北京人形机器人领跑全国
北京发布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行动计划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