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杨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见治疗方法,有助于患者根据自身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促进康复。
一、疾病认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成因与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的退变,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纤维环部分或全部断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从而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常见症状包括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据统计,该病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男性占比较大,长期久坐的办公族、重体力劳动者都是高发人群。
二、保守治疗:温和有效的基础治疗方式
(一)卧床休息
卧床休息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的基础。患者应尽量选择硬板床,减少腰部受力。在急性期,严格卧床休息可以使椎间盘内压力降低,减轻对神经的压迫,缓解疼痛症状。一般建议卧床休息1~2周,症状缓解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比如,患者李先生在发病初期严格卧床一周,疼痛得到了明显缓解。
(二)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热敷能够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按摩可通过专业手法调整脊柱关节位置,缓解神经压迫,但需由专业人员操作,避免不当按摩加重病情;牵引治疗则是利用力学原理,拉开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对神经的压力,改善症状。
(三)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等,可以有效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肌肉松弛剂,如氯唑沙宗,适用于伴有肌肉痉挛的患者;对于疼痛严重的患者,还可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三、介入治疗:精准微创的进阶选择
(一)椎间盘射频消融术
该技术通过将射频针穿刺到椎间盘内,利用射频电流产生的热量,使髓核组织凝固、收缩,从而减轻椎间盘内压力,缓解对神经的压迫。其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对一些症状较轻的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二)臭氧注射治疗
臭氧具有强氧化性,注射到椎间盘内后,可使髓核组织氧化、萎缩,同时减轻局部炎症反应。这种治疗方法操作相对简单,对患者身体条件要求较低,也是常用的介入治疗手段之一。
四、手术治疗:必要时的有力保障
(一)微创手术
近年来,微创手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椎间孔镜手术,通过在皮肤上开一个微小切口,将椎间孔镜置入病变部位,直接摘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能最大程度保留脊柱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二)开放手术
对于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且存在明显神经功能障碍,如大小便失禁、下肢肌肉严重萎缩等情况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开放手术。开放手术可以彻底切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解除神经压迫,并根据情况进行脊柱融合固定,以恢复脊柱的稳定性。
五、康复与预防:巩固疗效,远离病痛
无论采用哪种治疗方法,康复训练都至关重要。康复训练包括腰部肌肉力量训练,如小燕飞、五点支撑法等,增强腰部肌肉力量可以更好地维持脊柱稳定性,减少复发风险。同时,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久坐久站,控制体重,定期进行腰部锻炼,这些预防措施有助于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概率。比如,王女士在康复期间坚持康复训练,日常也十分注意姿势和锻炼,病情一直没有复发。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多样,患者应在医生的专业评估下,根据自身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早发现、早治疗,并注重康复和预防,才能更好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生活。
(单位:定州市人民医院,省市:河北省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