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胃肠癌的“隐形杀手”:如何通过消化内镜早期发现胃癌?
2025-03-17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3.2万

撰写/韦艳梅

胃癌被称为消化道的“隐形杀手”,不是没有道理的。据统计,我国胃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前列,每年新发病例超过40万,而早期胃癌的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晚期却不足20%。这巨大的差距背后,隐藏着一个残酷的现实:大多数胃癌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关键在于胃癌早期症状隐匿,常被误认为普通胃病,而消化内镜作为早期发现胃癌的“金标准”,却未得到足够重视。

胃癌为何成为“隐形杀手”

胃癌的隐蔽性源于其独特的生长特点和临床表现。与其他恶性肿瘤不同,早期胃癌往往没有典型症状,即使出现不适,也多表现为上腹部隐痛、饱胀感、食欲不振等非特异性症状,很容易与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良性疾病混淆。更为狡猾的是,胃癌细胞在胃壁内的浸润往往是缓慢而隐匿的,从正常胃黏膜到癌前病变,再到早期胃癌,这个过程可能历时数年甚至十余年。

我国胃癌的发病特点还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长期食用腌制食品、高盐饮食、不规律进餐,加上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为胃癌的发生创造了“温床”。遗憾的是,这些危险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被忽视,直到胃癌发展到出现明显症状如持续性上腹痛、体重明显下降、呕血或黑便时,多数已进入中晚期阶段。

消化内镜:揭开胃癌面纱的“火眼金睛”

消化内镜检查,特别是胃镜检查,是目前诊断胃癌最可靠、最直观的方法。它就像给医生装上了“火眼金睛”,能够直接观察胃黏膜的细微变化,发现肉眼难以察觉的早期病变。现代胃镜设备配备高清摄像头和放大功能,可以将胃黏膜放大数十倍观察,连直径仅几毫米的微小病灶都能清晰显示。更为重要的是,胃镜检查不仅能“看”,还能“取”。通过内镜活检,医生可以精确取得可疑病变的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这是确诊胃癌的“金标准”。现代病理学技术还能通过免疫组化等方法,准确判断病变的性质、分化程度和生物学行为,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哪些人群应该重点关注胃镜筛查

胃癌筛查并非人人都需要,但某些高危人群应该格外重视。首先是年龄因素,40岁以上人群胃癌发病率明显上升,建议作为筛查的起始年龄。其次是家族史,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发病风险增加2~3倍,应适当提前筛查年龄。感染因素同样重要。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感染者应定期监测胃黏膜变化。此外,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疾病的患者,属于胃癌高危人群,需要密切随访。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也不容忽视。长期吸烟、酗酒、喜食腌制食品、高盐饮食、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的人群,都应该提高警惕。特别是居住在胃癌高发地区的人群,更应该重视定期筛查。

科学制定个人筛查计划

胃镜筛查不是“一刀切”,而应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对于一般风险人群,建议40岁开始首次胃镜检查,如果结果正常,可以3~5年复查一次。高危人群则需要更加密集的监测,建议35岁开始筛查,检查间隔缩短至1~2年。对于已发现胃癌前病变的患者,如中重度肠化生、异型增生等,需要更加严密的内镜监测,通常建议每6~12个月复查一次。这种“分层管理”的策略,既能确保高危患者得到及时发现和治疗,又能避免过度检查带来的资源浪费。

早期发现后的治疗优势

早期胃癌的治疗效果与晚期形成鲜明对比。早期胃癌可以通过内镜下切除术进行微创治疗,不仅创伤小、恢复快,而且能够保留胃的功能,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高。即使需要手术治疗,早期胃癌也可以选择腹腔镜等微创手术,术后5年生存率超过90%。相比之下,晚期胃癌往往需要大范围切除手术,甚至需要联合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不仅治疗费用高昂,患者痛苦大,而且预后较差。这种巨大的差异,充分说明了早期筛查和诊断的重要价值。

胃癌虽然凶险,但并非不可战胜。关键在于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行动。定期进行胃镜筛查,特别是对于高危人群,这不仅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更是对家庭的责任。在胃癌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消化内镜就是我们最有力的武器。只有主动出击,才能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占得先机,让健康的生活继续精彩绽放。

(单位: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科技文化融合撬动新消费
北京已成为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
“中关村指数2025”发布!IASP2025大会奏响创新强音
2025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式盛大启幕 开启科普“全月深耕” 新征程
推荐阅读
女主播胃癌肝转移去世,预防胃肠癌你做对了吗
2016-01-20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