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吕继敏、郑锐健
类风湿关节炎,这个让人闻之色变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以关节炎症、疼痛、肿胀和僵硬为“面具”,在患者身上肆虐,严重时更是将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作为“战利品”,无情地摧毁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在这场漫长的“战斗”中,饮食调理宛如一位“幕后英雄”,默默发挥着关键作用,助力患者重拾健康与自由。
一、普遍的认识误区与做法
误区一:饮食与类风湿无关
许多人误以为类风湿关节炎与饮食无关,但辛辣、高脂、高嘌呤食物会加剧炎症。辛辣食物刺激炎症反应,高脂肪食物诱发慢性炎症,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增加尿酸沉积,加重关节疼痛。患者若能及时摒弃这些食物,选择清淡、低脂、低嘌呤的食物,有助于减轻炎症,缓解症状。
误区二:盲目进补
部分患者误以为大量服用人参、鹿茸等补品就能增强体质,实则可能适得其反。这些温热补品对体质偏热、关节红肿的患者如同“火上浇油”,加重湿热瘀滞。中医强调辨证施治,类风湿患者中有些为湿热体质,盲目进补会加剧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择补品,避免“好心办坏事”。
误区三:过度忌口
有些患者过度忌口,完全不吃肉类和海鲜,反而可能影响病情控制。这些食物富含优质蛋白和锌、硒等微量元素,是维持免疫力和关节修复的重要营养来源。长期缺乏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反而不利于康复。患者应科学饮食,适量摄入肉类和海鲜,让营养更加均衡。
二、正确做法及其原因
正确做法一:均衡饮食,注重营养搭配
均衡饮食是类风湿患者康复的关键。每日摄入适量的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豆制品等,满足身体对蛋白质的“刚需”;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让肠道健康“一路绿灯”;适量摄入全谷物和杂豆类,提供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助力身体更好地吸收和利用营养物质,让病情在营养的滋养下逐渐好转。
正确做法二:选择具有抗炎作用的食物
在食物“大军”中,某些成员自带“抗炎光环”,能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雪中送炭”,减轻关节炎症,缓解疼痛和肿胀。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类(三文鱼、金枪鱼等)、亚麻籽油等,抗炎效果非常好,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让关节炎症反应“偃旗息鼓”。姜、大蒜、洋葱等食物也含有抗炎成分,虽是“小角色”,却能发挥“大作用”,辅助抗炎,让患者在日常饮食中轻松收获健康“红利”。这些食物中的活性成分宛如“调解员”,能够调节免疫反应,让关节炎症“偃旗息鼓”,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
正确做法三:避免食用加重病情的食物
“避雷”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饮食中的重要一环。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等,会像“捣蛋鬼”一样,刺激关节炎症,让疼痛和肿胀“更上一层楼”,严重阻碍病情控制。高脂肪、高嘌呤食物更是“隐形地雷”,高脂肪食物让肥胖“找上门”,增加关节负担,让疼痛“变本加厉”;高嘌呤食物代谢后产生的尿酸结晶,直接在关节处“搞破坏”,加重炎症。患者若能坚决避免这些食物,就能为关节“减压”,让病情发展“按下暂停键”。
正确做法四:根据中医辨证施食
中医主张“辨证施食”调理类风湿关节炎:肝肾不足者可食用枸杞、黑芝麻、山药等滋补肝肾的食物;气血亏虚适合红枣、桂圆、当归等补气养血的食物;湿热体质宜用绿豆、冬瓜、薏仁等清热利湿。这种对症下药的饮食调理方式,让患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收获健康。
三、结语
饮食调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至关重要,能有效缓解关节疼痛和肿胀,改善关节功能,提升生活质量,甚至实现“关节不痛”的目标,但它并非单独作战,在综合治疗中与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紧密协作,药物治疗迅速控制病情,物理治疗帮助恢复关节功能,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全方位围剿病情,使类风湿关节炎不再是束缚,患者得以重获健康,享受自由生活,追求梦想和目标!
(单位: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省市:广东省佛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