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吴韦柳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一旦感冒,身体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发热、咳嗽、流涕、头痛等。这时候,选择合适的感冒药并正确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不同类型感冒药的特点以及正确使用方法。
二、常见感冒药的类型及作用机制
1.解热镇痛药主要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来达到解热、镇痛的作用,能有效缓解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常见的成分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对乙酰氨基酚安全性较高,是很多感冒药的主要成分之一,能快速降低体温,减轻疼痛。布洛芬的抗炎、解热、镇痛作用比阿司匹林更强,作用时间也较长。
2.减轻鼻黏膜充血药能使鼻黏膜血管收缩,减轻充血,从而缓解鼻塞症状。常见的成分有伪麻黄碱等。伪麻黄碱可以有选择性地收缩上呼吸道血管,对全身血管影响较小,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3.抗组胺药能竞争性阻断组胺H1受体,减轻感冒引起的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症状。常见的成分有氯苯那敏(扑尔敏)、苯海拉明等。这些药物有一定的镇静作用,使用后可能会让人感到困倦,所以在服用含有此类成分的感冒药时,要避免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活动。
4.镇咳祛痰药:镇咳药可以抑制咳嗽中枢或抑制咳嗽反射弧中的某一环节,从而达到止咳的目的。常见的镇咳成分有右美沙芬等,它具有与可待因相似的镇咳作用,但无成瘾性。祛痰药则能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如氨溴索等,能降低痰液黏稠度,使痰液易于咳出。
5.抗病毒药:早期使用抗病毒药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症状,缩短流感病程。常见的抗病毒成分有金刚烷胺、奥司他韦等。奥司他韦是目前治疗流感的常用药物,对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应在流感症状出现后的 48 小时内尽早服用,效果最佳。
三、不同症状下感冒药的选择
1.以发热、头痛、肌肉酸痛为主时可以选择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的感冒药,如泰诺林、布洛芬缓释胶囊等。按照说明书的剂量服用,能有效缓解这些症状。
2.以鼻塞、流涕为主时可选择含有伪麻黄碱的感冒药,如新康泰克等。它能快速减轻鼻黏膜充血,缓解鼻塞。但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因为伪麻黄碱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等不良反应。
3.以打喷嚏、流鼻涕为主时可选用含有氯苯那敏或苯海拉明的感冒药,如感冒清热颗粒等。这类药物能有效减轻过敏症状,但服用后可能会嗜睡,所以要合理安排用药时间,避免影响工作和生活。
4.以咳嗽为主时,如果是干咳无痰,可选用含有右美沙芬的感冒药,如美敏伪麻溶液等;如果咳嗽伴有较多痰液,可选择含有氨溴索等祛痰成分的药物,如沐舒坦等,以促进痰液排出,缓解咳嗽。
5.一旦怀疑是流感,应尽快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同时,可根据伴随症状,搭配使用其他缓解症状的药物。
四、感冒药的正确使用方法
1.严格按说明书服用
在使用感冒药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成分、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等信息。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正确服用,不要随意增减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
2.注意用药时间
一般来说,解热镇痛药、减轻鼻黏膜充血药等可以在饭前或饭后服用,但如果对胃肠道有刺激,最好在饭后服用。而抗组胺药由于有嗜睡等不良反应,最好在睡前服用。
3.避免联合使用相似成分药物
很多感冒药的成分有相似之处,如果同时服用多种感冒药,可能会导致某些成分过量,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所以在选择感冒药时,要避免选择成分重复的药物。
4.特殊人群用药需谨慎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以及患有肝肾功能不全、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人群,在使用感冒药时要格外谨慎。应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的药物。
感冒虽然是小病,但选择合适的感冒药并正确使用才能让我们更快地恢复健康。在用药过程中,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加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希望大家都能了解感冒药的相关知识,在感冒时做出正确的选择,让身体尽快恢复到最佳状态。
(单位:忻城县人民医院,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