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何甜红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切除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已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然而,手术成功完成仅是治疗的开始。术后的伤口护理对防止感染、促进愈合以及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的关键内容,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广大患者及家属提供科学、实用的护理指导。
一、为什么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如此重要
乳腺癌手术通常包括乳房切除术、乳房部分切除术或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由于术区靠近上肢与胸壁,活动频繁,血液与淋巴循环丰富,伤口较容易肿胀、积液甚至感染。良好的伤口护理不仅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如感染、伤口裂开、瘢痕增生等,还能促进切口快速愈合,为后续放疗、化疗等治疗提供条件。
二、乳腺癌术后常见伤口问题有哪些
切口红肿与渗出:术后前几天是渗出液较多的时期,若渗出持续增加、颜色变黄或伴有异味,可能提示感染。
伤口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甚至伴有发热,应及时就医处理。
积液或血肿:尤其在腋下清扫术后易发生,若积液量大需抽吸处理。
切口裂开:术区张力大、活动不当或营养不良时可能导致伤口裂开,影响愈合。
瘢痕增生或粘连:部分患者术后形成增生性瘢痕,影响美观及局部功能。
三、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秘籍详解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是第一要务:术后通常会有引流管辅助排出积液,医生会根据情况决定何时拔除。期间应避免引流口被水浸泡。洗澡应采取擦浴方式,防止水渗入伤口。如果医生允许沐浴,也应选择温水淋浴,使用不含香料的温和清洁剂,洗后立即用干净毛巾轻轻擦干,并用透气性强的无菌敷料覆盖。
科学换药,不擅自处理:术后初期医院会安排专业人员换药,出院后患者如需自行处理,必须遵医嘱进行。换药前应洗净双手,使用酒精或碘伏清洁伤口周围皮肤,避免重复摩擦。换下的敷料要妥善处理,切勿随意丢弃,防止细菌传播。
观察伤口变化,警惕感染信号:每日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热痛、异常渗液、异味或裂开等变化。一旦发现上述情况,务必及时就医。特别是腋下清扫区域,若出现牵拉痛、触痛加重、持续性肿胀等,应警惕是否形成淋巴水肿或脓肿。
合理使用抗生素与敷料:术后医生通常会根据手术类型和感染风险使用抗生素。切勿自行购药滥用抗菌药物,以防产生耐药。对于伤口愈合不良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医用生长因子敷料、水胶体敷料等,以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与表皮覆盖。
营养支持是愈合的“隐形助手”: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锌等营养素是组织修复的基础。术后应多食用瘦肉、鱼类、蛋类、豆制品、新鲜蔬果等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促进胶原合成与免疫功能恢复,帮助伤口愈合。
适度锻炼,防止粘连与瘢痕增生:伤口稳定后,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肩部、上肢的功能锻炼,如屈伸、外展、画圈等动作,有助于防止瘢痕粘连,恢复患侧上肢功能。锻炼需循序渐进,避免大幅度动作引起伤口牵拉。
心理调节,促进整体康复:伤口不仅是身体的创伤,也常伴随情绪波动,如焦虑、抑郁、恐惧等。研究发现,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促进组织修复。家属应给予其鼓励与陪伴,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支持,提升患者应对力。
四、出院后如何继续做好伤口管理
定期复查:遵医嘱进行术后复查,特别是伤口处有任何异常时,切勿拖延。
合理穿着:避免穿戴过紧的文胸或衣物,防止压迫伤口区域。
防止阳光直晒:切口瘢痕在阳光照射下易色素沉着,术后至少半年内应注意遮挡。
防止碰撞与摩擦:避免手术区域遭受外力撞击或长期摩擦。
五、结语
乳腺癌手术只是康复旅程的起点,而术后的伤口护理是这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清洁、合理换药、早期识别感染、加强营养、适度锻炼和心理支持,患者不仅能加速伤口愈合,还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为后续治疗打下坚实基础。
(单位:宁乡市横市镇卫生院,省市:湖南省宁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