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别再依赖安眠药!中医经方调理睡眠,治标更治本
2025-03-24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1.1万

撰文/陈明辉

失眠是临床常见的睡眠障碍,安眠药是失眠患者的福音救星,可以帮助患者更快更好地入睡,但用药后的药物依赖、记忆减退、反应迟钝等隐患问题又会损伤人体神经组织功能、破坏人体内在平衡。中医学历经千年、源远流长,主张辨证施治、标本兼治。众多经实践证实,具有安眠宁神疗效的中医经方为失眠问题的根本性治愈提供了思路。失眠在中医学领域被归为“不寐”范畴,认为脏腑功能失调、人体阴阳失衡是导致失眠发病进展的重要诱因,故失眠的治疗应从整体出发,调和脏腑功能、平衡阴阳,从而将失眠病根拔除、实现疾病的彻底治愈。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5种治疗失眠的中医经方。

1 左归丸

源自《景岳全书》,由张介宾所著,适用于因肾水亏损、真阴不足所致的失眠,此类患者往往会有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表现,经方中的山茱萸和枸杞可补肝益肾、龟板胶和熟地可滋阴补肾,多药共奏安神填精、滋阴补肾之功效。制作方法为:用清水浸泡9g牛膝、12g山药、12g枸杞、12g菟丝子、12g山茱萸和24g熟地,共计30分钟;先大火煮沸、再小火慢熬30~40分钟,随后加入12g鹿角胶和12g龟板胶(烊化),混合均匀后制成药丸,餐前(空腹状态)用温热的淡盐水送服,9g/次,一日2~3次。

2 半夏秫米汤

源自《黄帝内经》,由岐伯所著,适用于因饮食积滞、胃气上逆所致的失眠,其中半夏可降逆化痰、秫米可和胃安神,二者共奏通降胃气、调和营卫之功效。制作方法为:取10~15g半夏置于清水中浸泡1小时,期间将30g秫米(目前多用薏苡仁替代)淘洗干净;取干净砂锅,倒入600ml清水,再倒入浸泡好的半夏和洗净的秫米,一开始用大火煮沸、随后小火慢熬,期间偶尔搅动一下避免秫米粘在锅底上;待汤汁剩余约360ml后,停止熬煮、去渣取汁,晾至温热后均分两次服用,一日2次。

3 天王补心丹

源自《医学心悟》,由程钟龄所著,适用于因心阴不足、虚火内扰所致的失眠,此类患者往往有口舌疮、心悸表现,经方中的远志和酸枣仁可安神养心、玄参和生地黄可滋阴清热、丹参可清心活血,多药共奏安神补心、滋阴养血之功效。制作方法为:于清水中浸泡5g远志、5g人参、5g桔梗、5g玄参、5g茯苓、5g丹参、5g五味子、10g麦冬、10g天冬、10g酸枣仁、10g当归身、10g柏子仁和20g生地黄,共计30分钟;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煎煮30~40分钟,去渣取汁,晾至温热后均分成两次服用,一日2次。如制成药丸,则餐前(空腹状态)用温热的淡盐水送服,9g/次,一日2~3次。

4 栀子豉汤

源自《伤寒论》,由张仲景所著,适用于外感热病后余热未清、热扰胸膈所致的失眠,其中栀子可清热凉血,豆豉可宣散郁热,二者共奏安神除烦、郁热清宣之功效。制作方法为:将9g栀子(劈开)和4g淡豆豉(棉裹)洗净;先将栀子倒入装有400ml清水的砂锅中煎煮,待剩余约250ml汤汁后加入淡豆豉,继续煎煮,待剩余150ml汤汁后停止煎煮、去渣取汁,晾至温热后均分成两次服用,一日2次,如首次服用后有呕吐症状,则需停止服用,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

5 清经散

源自《傅青主女科》,由傅山所著,适用于因阴虚血热所致的失眠,此类患者中女性占比较高,经方中的白芍可养血敛阴、丹皮可清热凉血、青蒿和地骨皮可清虚热、降内火,多药共奏安神除烦、凉血养阴之功效。制作方法为:用清水浸泡1.5g黄柏(盐水浸炒)、3g白茯苓、6g青蒿、9g白芍(酒炒)、9g丹皮、9g大熟地(九蒸)和15g地骨皮,共计30分钟;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煎煮30~40分钟,去渣取汁,晾至温热后均分成两次服用,一日2次。

6结语

综上所述,在失眠病症的中医疗法方面,辨证求本是重中之重,依据不同的病因病机提供不同的中医经方,灵活化裁,方能取效。

(单位:马王堆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内科睡眠门诊,省市:湖南省长沙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策论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北京探索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地下700米捕捉“幽灵粒子”!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
沙金 “平替” 黄金?醒醒!这是一场美丽而危险的幻觉
推荐阅读
安眠药,你真的了解吗?
2025-03-31 北京科技报
安眠药可能影响大脑排毒
2025-01-31 中国科学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