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扁桃体发炎真的需要切除吗?
2025-03-31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1373

撰文/刘斯琴

每当扁桃体反复发炎时,很多人心中都会萌生一个疑问:是不是非得把它切掉?医生的一句“建议手术”,更是让不少患者陷入焦虑。有人害怕手术带来的痛苦,有人担心切除后免疫力下降,还有人纠结是否有其他治疗选择。事实上,扁桃体在人体免疫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轻易切除并非明智之举。但长期反复感染又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影响生活质量。那么,扁桃体发炎到底该不该切除?了解扁桃体的功能、炎症的危害以及手术适应证,才能科学面对这一选择。

一、扁桃体发炎的危害:反复感染带来影响

扁桃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屏障,位于咽喉部位,可以帮助抵御细菌和病毒的入侵。然而,当扁桃体反复发炎时,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会逐渐减弱,甚至转化为健康隐患。反复感染会使扁桃体体积增大、质地变硬,内部形成慢性炎性病灶。此时,扁桃体不再是单纯的防御器官,反而可能成为细菌的“藏身之地”,增加新的感染风险,使人体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

扁桃体反复肿大还会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特别是对于儿童来说,过度肥大的扁桃体容易阻塞咽喉通道,导致睡眠时呼吸不畅,甚至发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种情况会造成夜间频繁憋气、打鼾、缺氧等问题,严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学习注意力。成年人也可能因为扁桃体肥大出现持续的咽喉不适、声音改变、吞咽困难等生活困扰。

更严重的是,长期慢性扁桃体炎还可能引发全身性的并发症。由于炎症反应持续存在,体内免疫系统会异常活跃,诱发自身免疫反应,增加患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疾病的风险。风湿热可能损害心脏瓣膜,导致风湿性心脏病;肾炎则会影响肾脏功能,引起水肿、血尿等症状。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健康威胁。因此,当扁桃体发炎频繁、症状严重或已出现并发症时,及时进行科学评估是否需要手术切除显得尤为重要。

二、切还是不切?如何科学判断扁桃体切除的必要性

面对扁桃体反复发炎,很多人纠结是否真的需要手术切除。实际上,是否切除要根据具体情况科学判断。医生通常会参考几个重要标准。首先是发作频率。如果一年内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达到七次以上,或者连续两年每年五次以上,甚至连续三年每年三次以上,就属于高频发作,往往建议考虑手术。其次是症状的严重程度。如果每次发作都伴有高烧、吞咽困难、呼吸不畅、扁桃体肿大,明显影响生活,手术切除的必要性也会增加。

除了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生活质量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参考因素。长期反复扁桃体炎会让患者常年处于咽痛、咳嗽、声音嘶哑等不适状态,严重干扰学习、工作和睡眠。有些儿童因扁桃体肥大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表现为打鼾、夜间憋气、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影响生长发育。这种情况下,手术切除不仅有助于减少感染风险,还能明显改善呼吸和睡眠质量。此外,如果反复扁桃体炎已经引发并发症,如风湿热、肾炎等全身性疾病,手术更是必要选择。

当然,对于大多数轻度或偶尔发作的患者,非手术治疗仍然是首选。常见的保守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控制感染、抗炎药缓解症状、局部含漱药物减轻不适、营养支持增强免疫力等。一些慢性炎症患者还可以通过物理治疗,如低温等离子消融,减轻炎症反应,缩小扁桃体体积。手术虽可彻底解决问题,但毕竟是一种有创治疗,存在出血、疼痛、术后感染等风险。因此,是否选择切除,需要结合医生专业评估、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个人意愿,综合权衡利弊后做出科学决定。

结语

扁桃体发炎虽是常见病,但是否需要切除并非一概而论。了解扁桃体的生理功能、反复感染带来的危害以及切除手术的适应证,有助于科学判断。对于发作频繁、症状严重或已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手术切除可以有效改善健康状况,减少反复感染的困扰。而对于轻度或偶发性的炎症,规范的药物治疗和生活管理同样能够起到良好效果。面对“切还是不切”的选择,最重要的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医生专业建议,做出科学决策。

(单位: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省市:四川省宜宾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策论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北京探索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闭幕,北京阵容成关注亮点
干活陪聊做手术……世界机器人大会“钢铁选手”集体出道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