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打呼噜不只是“打扰”,它可能隐藏健康问题
2025-03-31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7382

撰文/唐瑶

每个家庭里,几乎都有那么一个“打雷的人”。夜深人静时,房间里响起此起彼伏的呼噜声,有人被吵得彻夜难眠,有人则笑着调侃:“我爸打呼噜像拖拉机”,在许多人眼里,打呼噜就是一种“睡得香”的表现,好像越响就越舒服。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轰鸣声”背后,其实隐藏着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打呼噜的确是一个常见现象,尤其是在中老年男性、肥胖者、喝酒后的人群中更容易发生。虽然它看起来只是“吵一点”,但医学研究和生活观察都不断提醒我们:严重的打呼噜不仅打扰他人,更在悄悄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甚至成为某些疾病的前兆或表现。

打呼噜的真相

我们不能再把打呼噜当成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它也许是一种潜在疾病的“预告片”,特别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窒息症)。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陌生,但其实它在生活中相当常见。想象一下,一个人晚上睡着睡着突然停止呼吸几秒甚至几十秒,然后猛地一吸气,发出一声很响的呼噜,这种反复的过程一整晚可能发生上百次。每一次暂停呼吸,身体的氧气供应都会暂时中断,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被反复“憋一口气”。久而久之,白天容易犯困、注意力下降,增加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等风险。

其实,真正“睡得好”的人,是睡得安静而均匀的。打呼噜不是深度睡眠的象征,反而可能是身体在努力挣扎通气时发出的“抗议声”。尤其是那些呼噜声忽大忽小、有停顿的人,更值得引起重视。很多因为呼吸暂停而夜间缺氧的人,白天总觉得睡不醒、头晕脑胀、记忆力减退,甚至出现性格变得易怒、焦虑等表现,这些都可能和夜间呼吸不畅有关。

不只是成年人,孩子也可能打呼噜,尤其是有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肿大的孩子。家长如果发现孩子睡觉总是张嘴呼吸、打呼噜明显,甚至频繁翻身、出汗、磨牙,一定要引起警觉。长期缺氧会影响儿童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还可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滑等问题。这时候,打呼噜就不只是“烦人”,而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隐形敌人。

打呼噜还可能与体重有关。许多肥胖的人打呼噜严重,是因为脖子周围的脂肪堆积压迫了气道,使得呼吸不通畅。另外,饮酒、吸烟、仰卧睡姿也会加重打呼噜的严重程度。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我们从生活方式上做出调整,比如减重、少喝酒、侧卧睡、改善鼻腔通气等,都是减轻打呼噜的实用方法。

打呼噜的处理方法

有些人担心“打呼噜是不是要戴呼吸机”。其实,这种担忧是多余的。并不是所有打呼噜的人都需要戴机器治疗。只有在确诊为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后,医生才会建议使用持续气道正压装置(呼吸机),帮助保持夜间呼吸顺畅。这个装置虽然听起来有点“高科技”,但很多重度患者用了以后反而感到神清气爽,白天精神好多了。更重要的是,它能帮助降低夜间缺氧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伤害,降低突发疾病风险。

当然,并不是说打呼噜就一定是大病,也不能过度焦虑。轻度打呼噜的人群,在生活中注意调整习惯、改善体质,往往能显著缓解。关键在于,我们要对“呼噜声”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它可能是身体“堵”的信号,而不是“睡”的表现。别再拿它当笑话看,也别总是忽略家人对你呼噜声的反馈,那可能正是健康亮起的第一盏红灯。

如果你身边有人打呼噜,尤其是声音非常响、呼吸有停顿、白天特别嗜睡,或者你自己发现经常夜里被“憋醒”、早上头痛、白天犯困,不妨去医院的呼吸科或耳鼻喉科进行一次睡眠检查。有条件的还可以做一次“多导睡眠监测”,通过一个晚上的监测数据,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问题所在,是否需要治疗,如何干预。这个过程不复杂,但能为你的健康提供一份“夜间体检报告”。

打呼噜不只是“打扰”,更可能是一种疾病的外在表现。它提醒我们:身体有时不会说话,但会“发声”。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些信号,就可能错过最好的干预时机。从现在开始,重视打呼噜、了解打呼噜、管理打呼噜,就是在呵护自己的身体,守护家人的健康。

(单位: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省市:四川省成都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北京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课开课!覆盖1400多所学校
2025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式盛大启幕 开启科普“全月深耕” 新征程
推荐阅读
睡觉打呼噜是病吗?
2025-03-31 北京科技报
打呼噜不是睡得香,可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2025-03-31 北京科技报
打呼噜不只是胖的事?从营养角度解析睡眠呼吸暂停
2025-03-10 北京科技报
打呼噜≠睡得香
2025-01-20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