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莫育红
怀孕是一段充满期待与希望的旅程。对准妈妈来说,十个月的孕期不仅意味着肚子里多了一个小生命,更是一场身体与心理的双重挑战。在这段旅程中,有一个常被忽视却又暗藏危险的“隐形敌人”——孕期高血压。它不像孕吐那样立刻引人注意,也不像胎动那样每天能感受到,但一旦出现问题,却可能危及母婴生命。对准妈妈来说,了解并重视孕期高血压,比什么都重要。
很多人以为“高血压”是老年人的事,和年轻孕妇八竿子打不着。其实不然。不少准妈妈在怀孕前从未有过高血压史,但在孕中后期体检时,血压却悄悄升高,有的甚至还没感觉到身体异常,却已埋下了危险的种子。这种在怀孕后才出现的血压升高,在医学上叫“妊娠期高血压”,是孕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在它的背后,可能藏着更严重的问题,比如“子痫前期”“子痫”这些听起来就让人揪心的名词,都是孕期高血压的“升级版”。
为什么孕期容易出现高血压?归根到底,是怀孕让身体进入了一种非常特殊的状态。子宫变大,胎盘发育,血容量增加,激素水平波动,全身各个系统都在“连轴转”。如果这个时候孕妈原本就有些隐性的血管问题,或者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偏咸、体重增长过快,就容易让身体“超负荷”,从而导致血压升高。有的孕妈觉得自己年轻、身体底子好,不容易出问题,反而放松了警惕;还有些人迷信“怀孕了不能吃药”,拒绝一切干预,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做法。
孕期高血压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会让孕妈自己受罪,还会影响到胎儿的发育。首先,高血压会让子宫里的血流变少,胎盘供血不足,胎儿容易发育迟缓,甚至早产。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孕妈可能出现头痛、视力模糊、肿胀严重、蛋白尿等症状,这时候已经不是“简单的高血压”了,而是发展成“子痫前期”,情况就变得很棘手了。再严重一点,甚至可能出现抽搐、昏迷、大出血,直接危及生命。
有些孕妈也许会问:“我没有明显的不适,是不是就没事?”其实孕期高血压早期往往症状并不明显,等出现头晕、浮肿等症状时,可能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了。所以定期产检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每次测量血压、检查尿蛋白、监测体重和胎儿发育,看起来平平无奇,却是发现异常的第一道防线。如果不定期产检、不重视体重和血压变化,小问题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酝酿成大麻烦。
除了按时产检,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事情需要准妈妈们注意。首先是饮食,少油少盐是基础,别再迷信“吃得多才养胎”。其实胎儿需要的是均衡营养,而非无节制进补。过度进食会导致体重飙升,也会增加高血压风险。适量运动同样重要,如散步、孕妇瑜伽、伸展练习等,让身体保持活力,同时也有助于情绪调节和血压平稳。压力管理也不能忽视,焦虑、失眠、情绪紧张都可能成为血压的“助推器”,这时候家人的支持、轻松的环境,甚至一个安静的午后小憩,都是帮助血压“降温”的好办法。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误区常常让人忽视高血压的风险。有的家庭长辈觉得“孕妇脸肿是正常的”“脚肿说明孩子长得好”,甚至以为孕妇吃咸点才有劲儿。这些误解若不及时纠正,很可能掩盖病情。事实上,“脸肿、腿肿、体重猛增”往往是身体发出的警报,而不是“健康表现”。面对这些情况,不能听信“经验之谈”,更不能讳疾忌医,只有在医生指导下科学判断,才能真正守护孕期健康。
回头看,孕期高血压其实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发现得早、重视得够、调理得当”。它像是怀孕路上的一个小陷阱,只要我们提前了解、认真应对,就能顺利跨过去。而一旦疏忽,它也可能演变成难以挽回的伤害。
希望所有准妈妈都能在这段特殊的旅程中,保持平和的心态,科学面对身体的变化,做到既爱自己,也爱宝宝。不要轻视那些“看起来没什么”的症状,不要错过那些“只是例行”的检查,因为有时候,幸福的未来就藏在一个简单的血压数值里。
(单位:中山市博爱医院,省市:广东省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