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心脏不舒服时,“躺平”就万事大吉?这些错误处理方式要避免
2025-04-07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3509

撰文/韩红娜

心脏不适绝非小事,“躺平”更不是万能解法。面对不同程度的症状,我们需要的是理性判断、科学应对:危险时果断求救,轻微时及时检查,日常中做好预防。

心脏不适:“躺平”未必能解决问题

心脏是人体的“动力泵”,一旦出现不适,往往提示心肌供血、节律或功能出现异常。不同原因导致的心脏不适,对“躺平”的反应截然不同,盲目依赖休息可能延误病情。

以心绞痛为例,其典型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常伴随胸闷、出汗,多在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发作。此时躺平休息可能让疼痛减轻,但这是因为身体耗氧量下降,并非血管狭窄得到改善。若不及时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或本身是急性心肌梗死,单纯躺平甚至可能因延误治疗导致心肌细胞坏死,留下终身心脏损伤。

这些错误处理方式,比心脏不适更危险

面对心脏不适,除了盲目“躺平”,还有一些常见的错误做法,可能加重病情或掩盖危险信号。

错误一:疼痛忍一忍,“扛过去”就没事

很多人觉得心脏疼是“小毛病”,尤其在症状轻微时,会选择硬扛。但心脏对疼痛的“耐受度”往往与病情严重程度不成正比。比如急性心肌梗死,约20%的患者疼痛并不剧烈,可能只是轻微胸闷或上腹部不适,这种“无痛性心梗”在老年人、糖尿病患者中更常见,若硬扛可能错过黄金抢救时间,导致心肌不可逆坏死。

错误二:立即吃“速效救心丸”,不管症状类型

“速效救心丸”是不少家庭的常备药,但并非所有的心脏不适都适用。它的主要成分是川芎和冰片,更适合气滞血瘀型心绞痛,能缓解血管痉挛、改善供血。但若是心律失常(如房颤、室早)引起的心悸,或主动脉夹层,吃速效救心丸不仅无效,还可能因延误针对性治疗而加重风险。

错误三:剧烈咳嗽或拍打胸口“急救”

网上曾流传“心肌梗死时用力咳嗽能自救”的说法,这其实是误区。剧烈咳嗽会增加胸腔压力,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尤其在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本身已缺血缺氧,强行咳嗽可能导致心律失常或血压波动,反而危及生命。

错误四:症状缓解后,拒绝就医检查

有些人在心脏不适缓解后,觉得“没事了”,不愿去医院检查。但很多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律失常)具有隐匿性,症状缓解不代表病灶消失。比如一次短暂的心绞痛,可能是冠状动脉狭窄的信号,若不及时通过心电图、冠脉CT等检查明确病因,未来可能突发心肌梗死。

正确应对:分情况处理,把握“黄金时间”

面对心脏不适,科学的处理方式应结合症状特点,快速判断并采取行动:

第一步:识别危险信号,立即求救

若出现以下症状,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等致命问题,需立即拨打120: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疼痛,持续超过1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不缓解;疼痛放射至左肩、背部、下颌或上腹部,伴随大汗、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突然出现极度乏力、意识模糊、晕厥。

等待救援时,保持安静平卧,避免情绪激动和移动。若患者心跳骤停,身边人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直到专业人员到达。

第二步:针对非紧急情况,科学处理

若症状较轻(如短暂胸闷、心悸,休息后缓解),可能与劳累、情绪、轻度心肌缺血有关,可按以下方式处理:立即停止活动,找舒适的体位休息(坐姿或半卧位,避免平躺时加重心脏负担);保持环境通风,放松情绪,避免紧张;若既往有冠心病史,可按医嘱含服硝酸甘油(每次1片,舌下含服,5分钟未缓解可再服1片,最多3片);症状缓解后,及时就医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动态心电图等),明确病因。

第三步:日常预防,减少发作风险

有心脏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的人,应注意:遵医嘱规律服药,不擅自停药或换药;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暴饮暴食、受凉;定期复查,监测血压、心率、血脂等指标;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并告知家人存放位置。

记住,对心脏健康而言,及时正确地进行处理比任何“侥幸心理”都重要。保护心脏,从学会正确应对每一次不适开始。

(单位:大名县中医医院,省市:河北省邯郸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地下700米捕捉“幽灵粒子”!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闭幕,北京阵容成关注亮点
推荐阅读
知名歌手自曝心脏患病!这些心脏 “求救信号”,你可能天天忽略……
2025-07-15 北京科技报
告别心慌气短!中西医结合应对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好方法
2025-05-12 北京科技报
知名歌手同时换心脏和肝脏,这类手术难度有多大?
2025-04-09 浙江新闻、钱江晚报等
冠心病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心脏的隐形杀手”?
2025-04-07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