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儿童牙科全科护理如何确保孩子的口腔健康从小抓起?
2025-04-14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2838

撰文/颜志豪

儿童口腔健康是影响一生的重要基础。现代口腔医学早已从“治病”为主转向“预防为先”,而儿童阶段正是口腔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的“黄金期”。遗憾的是,许多家长往往忽视孩子乳牙的健康管理,误以为乳牙迟早会更换,问题不大。其实,儿童期的龋齿、牙龈炎、咬合异常等问题一旦处理不及时,不仅会影响进食、发音与面部发育,还可能对恒牙的萌出和心理健康造成长远影响。因此,建立科学的儿童牙科全科护理体系,从预防、检查、治疗、教育等多个维度入手,对保障孩子的口腔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儿童口腔健康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儿童期的牙齿和口腔结构尚在发育阶段,牙釉质薄,矿化程度低,自我保护能力差,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一旦忽视日常护理,极易出现乳牙龋齿、牙龈炎、食物嵌塞等问题。乳牙不仅关系到儿童进食与营养吸收,更对恒牙的萌出方向和位置起着导向作用。如果乳牙提前脱落或长时间受龋齿困扰,可能导致恒牙错位、生长不足,甚至影响颌骨发育,形成咬合畸形。此外,口腔疼痛会降低孩子的进食欲望,影响睡眠质量,甚至引发心理恐惧,对成长带来长期负面影响。因此,儿童口腔健康不仅是局部问题,更是全身健康和成长发育的重要一环。

二、全科护理:从预防到干预的系统管理

儿童牙科的全科护理是一个系统性、连续性的过程,涵盖了口腔健康的各个方面,包括龋齿预防、咬合管理、口腔清洁教育、营养建议及心理引导等。首先,牙科医生应为每位儿童建立专属的口腔健康档案,记录其牙齿萌出时间、口腔习惯、饮食偏好等基础信息,并通过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异常。其次,口腔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涂氟、窝沟封闭等预防性治疗,有效阻断细菌侵蚀牙齿的通道。此外,护士和医生还应协助家长掌握正确的刷牙技巧、饮食搭配与不良习惯纠正方法(如吮指、咬唇、张口呼吸等)。全科护理的最大优势在于将儿童口腔问题“全程管理”,不仅治疗病变,更重视预防与教育,真正做到“从小抓起、全面守护”。

三、家庭护理与专业护理的协同机制

儿童的口腔护理不能仅依赖医院的治疗与检查,更需要家庭的日常管理与积极配合。家长是儿童健康的第一守门人,其口腔保健观念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许多儿童口腔问题如龋齿和牙周炎,其实可以通过良好的家庭护理方式大幅降低发生率。首先,家长应从婴幼儿期起便建立起孩子的“口腔意识”,例如乳牙萌出后即可使用指套牙刷轻柔清洁,1岁左右即可训练自主刷牙。其次,儿童在2~3岁后应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并在成人协助下掌握正确刷牙方法。针对学龄儿童,可使用含氟儿童牙膏,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此外,家长应限制孩子摄入高糖食品和饮料,避免夜间频繁进食。专业护理方面,口腔科医生和护士应主动向家长传授科学护理知识,指导其选择合适的牙刷、牙膏及口腔工具,建立良好的“医-护-家”协同机制,避免“治疗跟不上损害”的被动局面。

四、构建口腔健康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

儿童口腔健康的保障不仅是医疗系统的责任,更需要学校、社区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当前我国口腔健康教育仍存在知晓率低、行为转化率差等问题,很多家庭缺乏基本的口腔护理常识,导致儿童龋病率居高不下。因此,构建覆盖家庭-学校-医疗机构的口腔健康教育体系,已成为提升儿童口腔健康水平的关键路径。首先,学校应将口腔保健知识纳入日常课程与主题活动中,通过开展健康讲座、刷牙比赛、牙齿模型操作等形式,提高学生对口腔问题的认知与兴趣。其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定期为儿童提供口腔筛查、涂氟、健康宣教等基础服务,建立健康档案,实现早筛查、早干预。医疗机构则应承担技术支持与专业指导角色,培训基层护理人员、协助家庭健康管理,推动“家校医”三位一体协作机制的形成。此外,政府层面也应加强公共口腔卫生政策建设,推动儿童定期口腔检查纳入医保或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家庭减轻负担。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构建“全生命周期”的口腔健康教育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儿童口腔健康从小抓起、全程守护”的目标。

(单位:柳州市人民医院,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科技文化融合撬动新消费
“中关村指数2025”发布!IASP2025大会奏响创新强音
2025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式盛大启幕 开启科普“全月深耕” 新征程
地下700米捕捉“幽灵粒子”!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