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康复治疗的力量:如何通过科学护理加速神经损伤后的恢复?
2025-04-14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1.4万

撰写/祝丽

脑卒中、脊髓损伤、颅脑外伤……这些神经系统疾病一旦发生,往往会给患者和家庭带来巨大冲击。很多人认为神经损伤是不可逆的,只能被动等待恢复,但现代康复医学告诉我们:通过科学的护理和系统的康复治疗,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恢复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有希望。大脑和神经系统具有惊人的可塑性,关键在于如何运用正确的方法,在黄金康复期内最大化恢复潜能。

为什么神经损伤后的康复如此重要

神经系统是人体最复杂的控制网络,负责运动、感觉、认知、语言等各项生命活动。当神经组织受损时,不仅直接影响相应功能,还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比如脑卒中后的偏瘫患者,不仅面临肢体活动障碍,还可能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僵硬、血栓形成等继发性并发症。

科学护理:康复治疗的坚实基础

体位管理与被动运动

正确的体位管理是神经康复的基础。对于意识障碍或偏瘫患者,每2小时变换体位不仅能预防褥疮,更能维持关节活动度,防止挛缩变形。健侧卧位时,患侧肢体需要适当支撑;患侧卧位时,要注意保护患侧肩关节。被动运动应该从损伤早期就开始实施。由护士或家属协助患者进行各关节的被动活动,每个关节每天至少活动3~4次,每次10~15分钟。

呼吸道管理与肺功能维护

神经损伤患者常伴有呼吸功能障碍,如吞咽困难、咳嗽无力等。科学的呼吸道护理包括定时翻身拍背、协助排痰、进行深呼吸训练等。对于气管切开患者,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时更换气管套管,防止感染。肺功能训练可以使用简易呼吸训练器,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家属可以学习胸部物理治疗技术,通过拍背、震颤等方法帮助患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营养支持与水电解质平衡

吞咽困难的患者需要进行吞咽功能评估,选择合适的进食方式。对于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要保证鼻胃管或胃造瘘管的通畅,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蛋白质的需求量通常要增加到1.2~1.5g/kg体重,以促进神经修复和肌肉维护。维生素B族、维生素C、锌、镁等微量元素对神经恢复也很重要。

系统康复训练:重建功能的关键路径

运动功能训练

运动康复是神经损伤康复的核心内容。训练应该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被动到主动的原则。偏瘫患者首先要训练躯干控制能力,包括仰卧起坐、侧卧起坐等基本动作。然后逐步进行坐位平衡训练、立位平衡训练。步行训练是很多患者最关心的内容。现代康复医学提倡早期步行训练,可以使用平行杠、助行器等辅助设备。训练时要注意步态的质量,避免形成异常步态模式。下肢肌力严重不足的患者可以使用功能性电刺激、减重步行训练等方法。

认知功能训练

神经损伤后的认知障碍不容忽视。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执行功能障碍等都会影响日常生活。认知训练包括注意力训练、记忆力训练、计算能力训练等。可以通过电脑软件、卡片游戏、数字练习等方式进行。语言功能训练对于失语症患者尤为重要。从简单的发音练习开始,逐步过渡到词汇、短语、句子的练习。家属的配合在语言训练中作用巨大,日常生活中的反复练习比单纯的治疗时间更有效。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最终的康复目标是让患者重返社会,独立生活。因此,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是不可或缺的。包括穿衣、洗漱、进食、如厕等基本生活技能。训练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辅助器具,如单手穿衣技巧、改装的餐具等。

心理康复: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神经损伤后的心理创伤往往比身体损伤更严重。抑郁、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会严重影响康复效果。作为护理人员和家属,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建立康复信心。可以通过音乐治疗、艺术治疗等方式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同时,要让患者参与康复计划的制定,增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家属的态度和支持是患者心理康复的重要因素,要避免过度保护或忽视患者的情感需求。

神经损伤后的康复之路虽然漫长,但绝不是没有希望的。通过科学的护理、系统的训练、坚持的努力,很多看似不可能的功能恢复都可以实现。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值得庆祝,每一次训练都是对未来的投资。相信康复治疗的力量,相信人体神经系统的可塑性,相信只要方法得当、持之以恒,奇迹就会出现。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科技文化融合撬动新消费
前沿学术碰撞,创新力量汇聚!第28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开幕
北京已成为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
“中关村指数2025”发布!IASP2025大会奏响创新强音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