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社区运动、饮食与康复:科学辅助结核与严重精神障碍恢复
2025-04-14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3182

撰文/马晓静

在现代医疗中,药物和临床治疗始终是结核病和严重精神障碍的核心环节。但治疗并不是全部,康复同样是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合理的社区运动、科学的饮食和长期的康复干预,能够在疾病控制之外,帮助患者恢复体力、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对很多患者和家庭来说,理解并践行这些非药物疗法,可能是走出疾病阴影、重建正常生活的关键。

为什么要重视康复中的生活方式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虽然经过规范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治愈,但其治疗周期长、副作用明显,常常伴随体力下降、营养不良等问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则在长期药物治疗中,容易出现情绪低落、体重变化、社会功能减退的问题。如果只依赖药物而忽视生活方式调整,患者的康复之路会更加艰难。科学的运动和饮食,就像康复过程中的“第二处方”。它们帮助身体恢复功能,也为心理康复和社会融入提供支持。

运动:重建体能与信心的桥梁

结核患者的运动要点:在结核治疗早期,患者常常体质虚弱、容易疲劳。此时需要以休息为主,避免剧烈运动,以免消耗过多能量,影响康复。随着病情稳定,可以逐步增加轻度到中度的运动,如散步、太极、轻柔的伸展操。这些活动能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身体恢复。需要注意的是,结核患者运动时要选择空气清新的环境,避免在密闭人群中活动,以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运动过程中一旦出现明显气促、乏力,应及时休息并调整活动量。

精神障碍患者的运动价值:对于精神障碍患者,运动不仅是身体锻炼,更是心理康复的重要方式。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神经递质的平衡,改善焦虑和抑郁症状;集体运动还能增强患者的社交互动,减少孤独感和被排斥感。适合这类患者的运动形式包括快走、广场舞、团体游戏等。社区活动的优势在于形式多样、氛围轻松,不仅锻炼身体,还能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

饮食:康复的能量来源

结核患者的饮食原则:结核患者往往需要更高的能量和营养。饮食应富含优质蛋白,如瘦肉、鱼、蛋、奶和豆制品,以帮助修复组织。维生素C能增强免疫力,水果蔬菜要保证充足;维生素D和钙有助于骨骼健康,特别是长期使用抗结核药物可能影响钙代谢时尤为重要。同时,避免过度油腻和刺激性食物,戒烟酒,是防止肝功能损伤和保护呼吸道的必要措施。

精神障碍患者的饮食管理:精神障碍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常常出现食欲增加、体重上升的问题,这会增加心血管代谢疾病的风险。饮食应以均衡为原则,控制糖分和高脂食物,增加蔬果和全谷物,保证身体所需而不导致肥胖。规律饮食对情绪稳定也有积极作用。避免暴饮暴食或长时间空腹,有助于减少情绪波动。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类)可能对情绪管理有帮助。

社区康复:社会支持的力量

对于结核患者:社区康复侧重于健康教育和长期随访。规范用药、定期复查、增强营养的指导,能帮助患者提高依从性,减少复发风险。适度的社区活动还能帮助患者摆脱孤立感,重拾信心。

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更强调心理支持和社会融入。通过组织文体活动、兴趣小组和技能培训,患者能在轻松氛围中增强沟通能力,逐渐恢复社会功能。这不仅是治疗的延伸,更是重建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家庭的角色:护理与陪伴

合理安排饮食、陪伴参与运动、帮助坚持服药,都是家属的重要任务。尤其是精神障碍患者,家属的理解和接纳,能有效减少复发风险。耐心倾听、积极沟通,比单纯的监督更能帮助患者建立信任和安全感。对于结核患者,家庭则需要关注休息环境、饮食营养,避免过度劳累,同时督促完成整个疗程。很多复发病例都与中途停药或不规范治疗有关,家庭的督导作用至关重要。

无论是结核还是严重精神障碍,治疗和康复都不是单纯的医学问题,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多方面的综合过程。科学的运动、合理的饮食和社区的支持,构成了康复的三大支柱。真正的康复,不仅是病情的控制,更是生活质量的改善。每一次散步、每一顿均衡饮食、每一次社区交流,都是在为健康加分。只要坚持科学的方法,患者完全可以走出疾病的阴影,重拾生活的信心与希望。

(单位:乳山市下初镇卫生院(乳山市下初镇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省市:山东省乳山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科技文化融合撬动新消费
北京已成为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
“中关村指数2025”发布!IASP2025大会奏响创新强音
2025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式盛大启幕 开启科普“全月深耕” 新征程
推荐阅读
结核病症状识别与社区防控:咳嗽超两周需警惕
2025-04-07 北京科技报
别把“诺卡”当结核!误诊耽误治疗,后果很严重
2025-03-24 北京科技报
耐药结核病≠绝症!坚持治疗的3个关键支持
2025-03-17 北京科技报
传统习俗要传承,健康新风更要行——凉山红白事中的结核病预防智慧
2025-03-17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