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糖尿病不是“甜出来”的病:背后的代谢真相
2025-04-14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1万

撰文/谭荷丽

提起糖尿病,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因为吃糖太多?”于是有的人谈糖色变,连水果都不敢碰,甚至把糖尿病简单地理解为“甜食吃多了的结果”。这种说法虽然有一点道理,但远远不是真相。糖尿病的核心问题,并不是“嘴里吃了多少糖”,而是身体在处理葡萄糖时出了代谢障碍。要想正确理解糖尿病,先得知道人体的血糖是如何调控的。

血糖与胰岛素:人体的“能源调度系统”

葡萄糖是身体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就像汽车需要汽油一样,人体的细胞需要葡萄糖来维持运转。但葡萄糖要进入细胞“燃烧”,需要一把“钥匙”,这把钥匙就是胰岛素。胰岛素由胰腺中的β细胞分泌,它的主要作用是帮助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肌肉、脂肪等组织,让血糖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细胞对胰岛素反应变差,血糖就会堆积在血液里,形成高血糖,这就是糖尿病的代谢本质。所以,糖尿病不是单纯“糖吃多了”的结果,而是胰岛素系统出了问题。

糖尿病的类型与机制

1型糖尿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是自身免疫异常导致β细胞被破坏,胰岛素几乎完全缺乏,患者必须依赖胰岛素注射。

2型糖尿病:最常见的类型,多见于成年人。特点是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同时伴随胰岛素抵抗。肥胖、缺乏运动、遗传易感等都是风险因素。

妊娠糖尿病:怀孕期间出现的高血糖状态,如果控制不佳,可能影响母婴健康。

其他特殊类型:如胰腺疾病、药物或基因缺陷引起。

其中,2型糖尿病占绝大多数。它往往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为什么说糖尿病不是“甜出来的”

糖只是表面现象: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并不是因为单纯吃了太多糖,而是身体无法有效利用和储存这些糖。

遗传因素重要:如果父母有糖尿病,子女的发病风险明显高于普通人。

生活方式的影响更大:久坐不动、高热量饮食、肥胖,会增加胰岛素抵抗,诱发糖尿病。

不是糖的问题,而是代谢的问题:关键在于身体对“能量调度”失灵,而不是嘴里吃了多少颗糖果。

糖尿病的危害:不仅是“血糖高”

很多人以为糖尿病的危害就是“血糖偏高”,但真正令人担忧的,是长期高血糖对全身的损害。持续的高血糖会加速大血管硬化,增加冠心病和脑卒中的风险;它还会累及微血管,损伤肾脏、视网膜和神经,导致尿毒症、失明甚至糖尿病足;同时,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往往下降,更容易感染,伤口愈合也会变慢。这些并发症,才是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和寿命缩短的主要原因。

科学管理糖尿病:核心在“平衡”

饮食管理:糖尿病患者并非“什么甜食都不能碰”。合理的饮食原则是控制总热量,均衡营养:主食要合理分配,可以选择粗粮搭配细粮;限制油炸、肥肉和高糖饮料;水果可以吃,但要选择低升糖指数的品种,如苹果、梨、草莓,注意分量和时间;少食多餐,避免血糖大起大落。

规律运动:运动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药物”。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车加力量训练,不仅能帮助控制体重,还能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让血糖更稳定。

药物与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常需口服降糖药,有的最终需要胰岛素。治疗方案需个体化,不能随意停药或盲目换药。1型糖尿病患者则必须依赖胰岛素。

定期监测:家庭血糖仪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能帮助患者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只有动态监测,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管理合并症:除了控糖,还要注意控制血压、血脂,戒烟限酒,定期检查眼底、肾功能和神经。糖尿病的管理是全身性的,而不是只盯着血糖。

糖尿病不是“甜出来”的病,而是一种代谢紊乱的慢性疾病。它的发生与遗传、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真正可怕的不是“吃糖”,而是身体处理糖的能力出了问题。对糖尿病患者而言,科学的生活方式、规律的监测和合理的药物治疗,才是长期稳定的关键。对于普通人来说,保持健康体重、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就是最好的预防。理解糖尿病的代谢真相,能帮助我们打破“糖就是病因”的误解,把关注点放在真正重要的健康管理上。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它的误解和忽视。

(单位:贺州市人民医院,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科技文化融合撬动新消费
前沿学术碰撞,创新力量汇聚!第28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开幕
北京已成为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
“中关村指数2025”发布!IASP2025大会奏响创新强音
推荐阅读
常喝无糖饮料也会增加糖尿病风险
2025-09-23 科普时报
贾伟平院士:警惕糖尿病年轻化趋势
2025-07-29 科普时报
做“足”功课,降低糖尿病并发症风险
2025-06-24 科技日报
吃饱吃好不升糖!糖尿病患者专属饮食解决方案
2025-05-26 北京积水潭医院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