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心跳“小异常”,健康“大隐患”:揭秘心律失常的真相
2025-04-14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6884

撰文/杨颖

“最近总感觉心跳突然漏了一拍,是不是心脏出问题了?”“体检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不齐,需要治疗吗?”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经历过心跳异常的情况,但多数人对此不以为意,认为只是“小毛病”。殊不知,心律失常这一看似轻微的“小异常”,可能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了解心律失常的真相,学会科学应对,才能守护心脏健康。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跳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或传导速度发生异常,通俗来说就是心动过速、过慢或不规则。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为60~100次/分钟,节律规整。当心率超过100次/分钟时,称为心动过速;低于60次/分钟则为心动过缓;而心跳忽快忽慢、节律紊乱,则属于心律不齐。心律失常并非一种独立疾病,而是多种心脏疾病的表现形式,也可能由非疾病因素引起。

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各有特点。窦性心律不齐多见于青少年,多与呼吸有关,吸气时心率加快,呼气时减慢,属于生理性现象,通常无需治疗。早搏(期前收缩)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表现为心跳突然提前跳动,之后有一段停顿感,分为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偶尔发生的早搏多为生理性,频繁发作则可能提示心脏病变。房颤(心房颤动)是危险程度较高的心律失常,表现为心跳绝对不规则,患者常感到心慌、气短,房颤患者发生中风的风险是正常人的5倍以上,需高度重视。

心动过速中,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率可达150~250次/分钟,患者突然感到心悸、胸闷,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后可自行缓解,但易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则更为危险,可能导致血压下降、晕厥,是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心动过缓常见于老年人和运动员,严重的心动过缓会导致头晕、乏力、黑蒙,甚至晕厥。

心律失常的诱因复杂多样,既有生理性因素,也有病理性因素。生理性诱因包括情绪激动、紧张焦虑、剧烈运动、饮酒、喝咖啡、吸烟、熬夜等,这些因素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心率暂时性异常。病理性诱因则与心脏疾病密切相关,如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等,都会破坏心脏正常的电生理活动,引发心律失常。此外,甲状腺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贫血、感染等全身性疾病,以及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平喘药)也可能诱发心律失常。

多数心律失常患者会出现明显症状,及时识别这些信号能早期发现问题。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即自觉心跳加快、加重或不规则;部分患者会出现胸闷、胸痛、气短,活动后症状加重;严重时会出现头晕、乏力、黑蒙、晕厥,这是因为心律失常导致心脏泵血减少,脑部供血不足。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心律失常(如房颤)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这种“无症状心律失常”同样有风险,不能掉以轻心。

心律失常的危害并非一概而论,核心取决于其类型、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生理性早搏(如偶发房早、室早)多与疲劳、情绪波动相关,通常无明显不适,对心脏功能影响极小,无需特殊治疗;但频繁发作的病理性心律失常(如房颤,若每周发作超2次且每次持续>48小时),会因心房无法有效收缩导致心功能逐渐下降,长期可诱发心力衰竭,出现气短、乏力、下肢水肿等症状。房颤可致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可能引发中风、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恶性心律失常如室颤可致心脏骤停,甚至危及生命。

诊断手段包括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和心脏电生理检查。普通心电图捕捉即时异常但难发现阵发性;动态心电图连续记录捕捉短暂发作;电生理检查精确判断起源和传导路径。医生根据症状和结果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心跳的“小异常”可能是心脏发出的健康预警,忽视这些信号可能酿成“大隐患”。通过了解心律失常的类型、诱因和危害,掌握科学的防治方法,能有效降低风险,保护心脏健康。记住,大多数心律失常通过规范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关键是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让心脏始终保持平稳节律,为生命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单位:河北省卢龙县医院,省市:河北省秦皇岛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科技文化融合撬动新消费
北京已成为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
“中关村指数2025”发布!IASP2025大会奏响创新强音
2025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式盛大启幕 开启科普“全月深耕” 新征程
推荐阅读
为何心律失常“盯”上中青年人
2025-08-05 科技日报
心律失常的悄悄话:如何读懂你的心跳节奏?
2025-04-14 北京科技报
心律失常患者的日常护理与自我管理
2025-04-14 北京科技报
心律失常患者的家庭护理与急救措施
2025-04-14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