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麻醉医生:手术室里的“生命守护者”,他们究竟在做什么?
2025-04-21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4902

撰文/吴凤斌

在医院这片交织着紧张与希望的天地里,手术室无疑是核心且神秘的所在。当警示灯亮起红光,沉重的手术门缓缓合拢,一场与死神的较量便在其中展开。在这场较量中,有一群身着绿色手术服、头戴无菌防护罩、面部大半被口罩遮挡,只露出一双专注而坚毅眼眸的人,他们便是麻醉医师——手术室里真正的“生命守护者”。那么,这些“生命守护者”究竟在做什么呢?

术前:为生命筑牢第一道防线

一台成功的手术,并非始于手术刀划开皮肤的那一刻,而是源于术前的精密筹备,麻醉医师在这一阶段便已开始忙碌,为患者的生命安全筑牢第一道防线。

麻醉医师的首要任务是全面掌握患者的身体状况,他们会反复研读患者的病历和各项检查资料,包括血细胞计数、尿液分析、心电检测、CT影像、核磁共振等。通过这些数据,麻醉医师能详细了解患者的体质,明确其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以及有无过敏史和既往手术情况。这些信息至关重要,哪怕是微小的疏忽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例如,若患者有青霉素过敏史,麻醉医师在选择麻醉相关药物时便会格外谨慎,避免使用可能诱发过敏性休克的药物。

在深入剖析患者病情的同时,麻醉医师会参与病例讨论。这是一个由不同科室医生组成的医疗团队,大家会从多个层面分析病症,共同制定最适宜的手术和麻醉方案。讨论内容涵盖手术流程、麻醉方式的选择、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应对措施等关键要素。以肿瘤患者为例,医师团队会探讨采用常规开腹手术还是腹腔镜微创手术,而麻醉医师则需根据手术方式、患者身体状况等,确定合适的麻醉深度和药物搭配。

此外,麻醉医师还需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沟通。他们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麻醉的必要性、过程、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等。同时,细心解答他们的疑问,缓解其紧张和恐惧情绪,力求获得他们的理解与配合。在患者及家属签订麻醉同意书后,手术和麻醉的预定才算正式敲定。

术前最后阶段,麻醉医师除了要按规范进行手部清洁与消毒、穿戴无菌手术衣和防护具外,还需指导护士备齐麻醉所需的器械和药品,并确保手术室的环境符合麻醉要求。

术中:生命体征的“精准调控者”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麻醉的实施成为手术正式开始的关键一步。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如同生命体征的“精准调控者”,时刻关注着患者的各项指标,确保手术安全进行。

当麻醉实施成功,手术正式展开。麻醉医师需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征象,如血压、心率、呼吸节奏、血氧饱和度等。这些数据通过监护设备实时呈现,麻醉医师会根据这些信息,及时调整麻醉深度和药物配伍。若患者血压骤降,麻醉医师会采取加速输液、采取升压药物等措施;若心率出现异常波动,则可能需要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手术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此时麻醉医师的快速反应和果断决策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手术中突发大量出血,在外科医生迅速止血的同时,麻醉医师要及时调整患者的循环状态,维持血压稳定,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他们必须保持冷静,与外科医生、护士紧密配合,共同应对考验。

在一些技术难度较高的手术中,如器官移植手术、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等,麻醉医师更是不可或缺。以器官移植手术为例,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需要精准调控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确保捐赠器官移植到受者体内后,也能有良好的功能恢复环境,这如同在精密的仪器上进行细致的调试。

术后:守护生命的平稳过渡

手术结束并不意味着麻醉医师工作的终结,术后的照看与监护同样关键,这关系到患者生命的平稳过渡和术后康复的顺利进行。

患者被送回病房或麻醉恢复室后,麻醉医师会在规定时间内密切关注患者的状况。他们会检查患者的麻醉恢复情况,观察伤口敷料的渗血、渗液现象,监测生命体征的稳定性,询问患者的感受,了解其饮食、睡眠、排泄等情况。

根据术后患者的具体情形,麻醉医师会参与制定合理的镇痛方案,采用止痛药缓解患者的痛楚,同时指导患者进行适宜的活动,促进身体恢复。对于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医师会根据其麻醉恢复情况,建议并协助他们及早起身行走,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肠粘连。

术后康复阶段,患者可能面临多种并发症的挑战,如伤口感染、肺部感染等。麻醉医师会与其他医护人员密切配合,细致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例如,若患者出现与麻醉相关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麻醉医师会迅速进行诊断和处理。

特殊情况:紧急时刻的“生命支柱”

在应对急诊手术病例的治疗工作时,由于手术前准备时间被大幅压缩,麻醉医生面临巨大挑战。无论是遭遇重大创伤、急性阑尾炎引发腹膜炎的患者,还是涉及宫外孕破裂等紧急病症的患者,他们的健康状况大多处于临界边缘,可能伴有剧烈疼痛、循环不稳定以及多器官功能受损的风险。麻醉科医生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判断患者的整体状况,对循环、呼吸、神经等核心系统功能进行初步评估,同时汇总患者的既往病历、过敏史等关键信息,为后续麻醉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撑。

在紧急关头,麻醉计划的编制与实施面临着精确性与适应性的双重考验。麻醉医生既要确保病患在手术过程中无痛感,又要坚定地维持其生命体征的稳定,防止麻醉及药物加重病情。对于存在潜在出血风险的患者,麻醉医生需提前做好循环保障工作;对于出现感染症状的患者,则需统筹安排镇痛与抗感染治疗的同步进行。麻醉医生所配备的急救药品及医疗物资储备,是应对紧急状况的核心保障。药物的挑选与剂量的配比,均以对患者即时状况的精确判断为依据。

在整个急诊手术操作阶段,麻醉医生应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动态跟踪患者的生命参数,并根据手术进程和患者的反应,灵活调整麻醉计划。面对高压情境,麻醉医生需保持冷静,进行专业操作,因为手术安全与患者的生命预后紧密相连。麻醉专家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展现了“生命守护者”的核心价值。

团队协作:手术室里的“生命交响”

在手术室这个特殊的环境中,任何一项工作都不是某一个人独立完成的,麻醉医师也不例外。整个医疗团队由主刀医师、协作医师、麻醉医师、护士等组成,每个人都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共同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

主刀医生是手术的执行者,负责手术方案的实施和关键手术环节的操作;协作医师协助主刀医生,进行手术视野的暴露、止血及缝合等工作;麻醉医师则主导患者的麻醉管理,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无痛且生命体征稳定;护士负责手术器械与药品的筹备、传递,以及患者的护理等工作。

手术过程中,团队成员间需要紧密交流互动。主刀医师会根据手术进展向麻醉医师反馈情况,以便麻醉医师调整麻醉方案;麻醉医师实时向主刀医师和其他团队成员反馈患者的生命指标变化;护士则及时向医师传达手术器械及药品的使用情况。这种默契的配合,恰似一场“生命交响乐”,而麻醉医师在其中扮演着维持生命节奏的关键角色。

平凡中的伟大坚守

麻醉医师的工作始终在挑战与压力中展开。一台复杂的手术,他们往往需要连续工作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们的精神必须高度集中,目光紧盯着监护仪器上跳动的数字,双手随时准备根据情况调整麻醉药物和设备参数,每一个动作都要求精准无误。他们深知,自己手中掌控的是患者生命的节律,哪怕一瞬间的疏忽,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为了这份坚守,他们常常需要牺牲与家人共度的温馨时光。或许错过了孩子的生日派对,或许没能与父母共度节日,当他人欢聚一堂时,他们可能正坚守在手术室里,为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他们从未有过怨言,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技艺,不断为患者构筑起生命的安全屏障。

他们用行动践行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每一次手术的成功,都离不开他们在术前的精心准备、术中的精准调控和术后的细致关怀,凝聚着他们的汗水与智慧;每一位康复出院的患者背后,都有着他们默默的守护和不懈的努力。麻醉医师,这些手术室里的“生命守护者”,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伟大。

(单位:柳州市潭中人民医院,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科技文化融合撬动新消费
前沿学术碰撞,创新力量汇聚!第28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开幕
北京已成为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
“中关村指数2025”发布!IASP2025大会奏响创新强音
推荐阅读
做完镜检嗓子哑、咳到吐,麻醉医生如何提前“排雷”?
2025-04-21 北京科技报
无痛胃肠镜:麻醉医生为您保驾护航
2025-04-21 北京科技报
术后镇痛必不可少:麻醉医生如何帮你减轻疼痛?
2025-02-10 北京科技报
术前为什么要禁食禁饮?麻醉医生告诉你背后的真相
2024-12-02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