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廖银燕
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因其高精度与微创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外科。其精密的机械臂与复杂的光学系统对护理团队提出了更高要求。手术室护士不仅需要掌握器械清洁和保养的流程,还要能在故障初期快速识别并采取应对措施,以保障手术顺利与患者安全。
1.器械保养的重要性
1.1 机械臂与关节维护
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的机械臂由多关节联动系统构成,每个关节依靠高精度伺服电机驱动完成复杂操作。长时间高频率使用后,关节轴承、传动齿轮及柔性导线易出现微小磨损,导致机械臂灵活度下降。术后护理中,护士需在无菌条件下检查各关节的旋转顺畅度,观察是否存在卡滞、异响或阻力增大的情况。必要时使用厂家指定的医用润滑剂,对关键关节进行轻量涂抹。避免在无防护措施下强行扭动机械臂,并需记录每次使用的累计时间,以便评估零部件的维护与更换周期。
1.2 光学镜头与成像系统清洁
达芬奇Xi的三维成像系统依赖高分辨率光学镜头和数字图像传输通道,任何微小污染都会影响术野清晰度。每次手术后,护士需先使用中性酶清洗液对镜头表面蛋白和血渍进行预处理,避免使用含氯或强酸碱清洁剂,以防损伤镀膜层。清洁过程中,应选用无纤维掉屑的专用镜头布或气流冲洗,防止颗粒刮伤镜片。对于3D高清摄像头接口,应定期检查光学接头是否有灰尘、裂纹或松动现象,并保持干燥无菌。正确的清洁和维护有助于减少图像失真和暗角风险。
1.3 电缆与端口的防护
达芬奇Xi主机、控制台与机械臂之间通过多组高密度信号电缆实现数据与能量传输,接口稳定性直接影响手术安全。护士需在每次手术前检查电缆表面是否存在裂纹、折痕或绝缘层老化,避免信号衰减或短路。插拔操作时,应沿直线方向轻柔推进,防止因角度偏差损伤端口触点。对于控制台与摄像系统的光纤接口,必须避免液体渗入,必要时使用专用防护帽封闭未使用的端口。定期使用医用无水酒精擦拭插头金属触点,确保导电性能稳定,并严格遵循制造商推荐的维护周期。
2.常见故障与应对策略
2.1 控制台无响应
在达芬奇Xi手术过程中,若主控台突然无响应,护士应检查主机与控制台的电源状态,确保电源线和数据线连接牢固,避免因松脱导致信号中断。应确认UPS(不间断电源)运行是否正常,如发现UPS电量不足或切换失败,应立即启动备用电源系统,以维持控制台的持续供电。检查脚踏板和触控屏是否存在按键卡滞或系统冻结现象,可尝试通过系统快捷键进行软重启。若问题仍未解决,应快速通知工程师到场排查硬件及软件故障,并在医生指示下启动手术应急预案,确保患者安全。
2.2 图像传输异常
在达芬奇Xi手术中,若出现术野画面延迟、雪花噪点或黑屏现象,护士需立即检查镜头接口是否牢固,确保内镜与主机间的光纤传输正常。如确认接口松动,应重新插拔并固定;若画面依旧异常,可更换备用内镜,排除内镜故障因素。若更换后仍未恢复,应检查光纤线路有无折痕、压损或污染,必要时使用备用光纤通道。对于3D摄像头系统,还需确认视频编码器和图像处理单元的指示灯状态是否正常,并可在工程师指导下重新初始化视频模块,以快速恢复高清术野成像。
2.3 器械识别失败
当达芬奇Xi系统无法识别安装的手术器械时,护士应检查器械与机械臂接口的接触点是否清洁,如有蛋白残留或生物膜,应使用无水酒精棉签轻轻擦拭金属触点,避免刮伤编码芯片。若清洁后系统仍无法识别,应尝试更换同型号备用器械,以确认是否为器械本体损坏。对于重复出现故障的机械臂端口,可检查插槽内部针脚是否变形、污染或松动。若怀疑编码芯片失效,应立即标记该器械并停止使用,联系工程师进行硬件检测,做好器械序列号记录,避免重复安装同一故障器械。
结语
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的高效运行离不开规范的器械保养与科学的故障处理。手术室护士需熟练掌握机械臂、镜头、电缆等精密部件的维护要点,并在故障发生时迅速定位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从而保障手术安全与设备稳定性。
(单位: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省市:福建省厦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