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术手术护理配合
2024-12-10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6346

撰文/陆海艳 潘薇 马江华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外科常见疾病,发病率高,年龄跨度较大,反复发作,更是腰腿疼痛最常见的原因,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罪魁祸首,分析疾病发生原因主要在于纤维环破裂、椎间盘变性以及髓核组织突出,对于马尾神经、神经根具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作用,直接影响着患者日常工作以及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脊柱外科医疗技术发展较为迅速,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术作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采取的主流手术方式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具有解除神经根压力、去除增生骨质、消除神经压迫疼痛的效果,和传统术式相比手术切口比较小、出血少、对患者机体的损伤小,手术以后恢复速度比较快。为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整体生活质量,在手术期间加强护理配合尤为重要。

术前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心理护理,手术前1天对患者进行访视,了解患者的病情、既往史、心理状态及需求,介绍手术方式及手术成功的案例,对手术医生的手术经验加以肯定,缓解患者的焦虑及恐惧心理,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促使患者调整至最佳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手术中物品准备:椎间孔镜设备、C形臂X线机、椎间孔镜专用器械包、Y一次性射频刀、3000ml生理盐水、局麻药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体位架等物品。手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器械物品的无菌,手术中需大量盐水冲洗,所以术前应充分做好防水准备,尽量使用一次性手术包防止液体浸湿无菌巾。特别对于用于术中定位的C形臂机头一定要用一次性无菌机套套好,在使用过程中注意保持其无菌状态,避免污染。

巡回护士配合:在手术前,护理人员应当提前到手术室准备,调节好室内温度,开启空气净化系统,检查设备机器是否正常,检查手术所需用品是否齐全,同时核对患者基本信息,建立上肢静脉通路,协助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摆放手术体位,加强生命体征监测,确保循环、呼吸以及静脉通路畅通,避免因体位发生变化引起血压下降。大部分椎间孔镜手术是局部麻醉,患者的意识清醒,应与患者保持交流,询问患者的个人感受,出现不良感受及时与医生沟通,采用相应措施进行干预。予以患者语言保护性措施,在手术操作期间提高警惕,以免发生意外情况。 器械护士配合:协助手术医生消毒,铺无菌巾,检查所有手术器械的完整性,连接好各种导管和导线。在手术过程中密切配合手术医生,给予医生所需器械,在取髓核组织时,给医生递髓核钳,取出组织后,给医生递射频刀进行止血,并做好髓核标本的保管工作,术后与手术医生、巡回护士核对无误后送病检。

手术结束复苏至患者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将患者从手术室转运至病房,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患者手术尚未清醒需要将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出现呕吐反流等情况。在术后4h指导患者饮用少量温水,如患者无不适症状发生逐步过渡为普食,指导患者多食用高蛋白、易消化、富含粗纤维食物。此外,密切观察患者手术切口状态,如有伤口表面渗血、渗液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切口敷料更换,以免发生感染现象。为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护理人员叮嘱患者少翻动,对于疼痛症状轻微的患者采取音乐疗法、语言暗示、深呼吸等方式减轻疼痛阈值,对于疼痛剧烈者遵医嘱应用非甾体镇痛类药物。在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术后当天协助患者取平卧位4~6h,翻身时保持脊柱的稳定性,采取轴线翻身,防止脊柱扭转,可采取左侧45°-平卧-右侧45°的翻身方法,2h翻身1次,观察患者的双下肢感觉、运动情况及大小便有无异常。术后第2天指导患者进行双下肢直腿抬高锻炼,这既能防止神经根的粘连,又能锻炼股四头肌,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依照机体耐受性以及恢复效果逐步增加活动量,在伤口拆线以后展开腰背肌功能锻炼,以期提高腰肌力量以及脊柱稳定性。告知患者术后日常生活没有特殊限制,主要是3个月内避免久坐和弯腰负重;手术后应适当活动,但是要避免腰部负重较大的运动;保持正确的站姿、坐姿、卧姿、劳动姿势,避免长时间坐位、低头、弯腰、旋转、扭腰,避免过度劳累和重体力劳动。

手术操作属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的常用手段,随着现代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治疗趋于微创化、智能化,可通过最小创伤取得理想效果,在进行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术的同时配合护理干预能够达到预期手术效果,进而加速患者康复进程。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揭秘“地下东六环”:北京首座地下立交挖出“十车道”
爬坡、过坎、拐14个弯!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还“卷”啥?
2027年底北京将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