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周海玮
重症监护室(ICU)是医院专门为病情危重患者提供治疗和监护的区域。然而,ICU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由于长期卧床,往往面临着多种并发症的风险。这些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还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ICU患者长期卧床的常见并发症
压力性损伤:压力性损伤是ICU患者长期卧床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由于患者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局部组织受压,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皮肤破损、溃疡。为预防压力性损伤,医护人员应定期为患者翻身,使用气垫床等减压器具,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便秘:长期卧床会导致肠道蠕动减慢,容易引发便秘。便秘不仅会增加患者的不适感,还可能引发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为预防便秘,医护人员会指导患者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道蠕动,必要时会使用灌肠等方法。
营养不良:ICU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常常无法正常进食,导致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会使患者免疫力下降,延缓伤口愈合,增加感染风险。医护人员通常会通过肠内营养或静脉营养的方式,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使用不当,细菌容易在呼吸道定植,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ICU患者常见的感染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为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需要严格执行手卫生,无菌操作,呼吸机管路消毒,床头抬高,使用带声门下的气管插管。此外,早日脱机拔管是减少感染的重要环节,评估患者脱机的时机,尽早减少机械通气时间,有助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每日进行唤醒评估,判断呼吸机的必要性,及时调整治疗策略,也是防止肺炎的重要手段。
深静脉血栓:长期卧床导致下肢静脉血流缓慢,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不仅会引起下肢肿胀、疼痛,还可能脱落,随血流进入肺部,引发肺栓塞,危及生命。为预防深静脉血栓,医护人员应鼓励患者进行床旁活动,使用弹力袜,必要时会使用抗凝药物。
泌尿系统感染:ICU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常需要留置尿管。然而,尿管留置时间过长,容易引发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不仅会增加患者的不适感,还可能引发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为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医护人员会定期更换尿管和尿袋,保持会阴部清洁,尽早拔除尿管,恢复自主排尿功能。
ICU患者长期卧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早期活动与康复训练对于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力状况,制订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早期活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同时也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营养与饮食管理对于预防并发症同样重要。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制订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以支持身体的康复。对于存在吞咽困难的患者,应采取适当的进食方法,避免误吸和窒息。
定期检查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在康复过程中,患者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各项生理指标、伤口情况、感染指标等。通过定期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基础护理是预防并发症的基础措施。在康复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的日常护理需求,保持患者身体的清洁卫生,预防感染。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定期翻身、拍背,防止皮肤压力性损伤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对于需要使用呼吸机的ICU患者,医护人员应合理使用呼吸机,避免过度通气或通气不足。定期消毒呼吸机管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避免误吸和窒息。
对于具有深静脉血栓高风险的ICU患者,医护人员应考虑给予抗凝剂药物进行预防,并监测凝血指标。执行静脉血栓栓塞预防措施,包括使用弹力袜、鼓励患者床上踝泵运动、早期下床活动等。
结论
ICU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还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通过早期活动与康复训练、营养与饮食管理、定期检查与监测、基础护理、合理使用呼吸机、抗凝治疗与血栓预防以及泌尿道护理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ICU患者长期卧床带来的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