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中医内科如何看待与调理脾胃虚弱?
2025-01-13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2584

撰文/安建静 

在中医内科的诊疗体系中,脾胃虚弱是一个常见的证候,它不仅影响着人体的消化系统功能,还与整体健康息息相关。脾胃作为人体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脾胃虚弱的认知

脾胃虚弱是中医对脾胃功能减退的一种概括性描述,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腹泻、面色萎黄、体力下降等症状。中医认为,脾胃的功能是相互协调的,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当脾胃功能受损时,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输布都会受到影响,进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脾胃虚弱的成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过度等。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如暴饮暴食、过食生冷油腻、情志不舒、过度劳累等,都会损伤脾胃,导致其功能下降。

二、脾胃虚弱的中医辨证

中医内科对脾胃虚弱的辨证施治,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中医内科医生会将脾胃虚弱细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类型。

脾气虚:主要表现为气短乏力、大便溏泻、容易出血、面色萎黄等。

脾阳虚:主要表现为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腻后腹痛腹泻、大便稀等。

胃气虚:主要表现为胃胀胃痛、食少、饭后胀满等。

胃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容易饥饿、胃酸、隐痛不适、口舌生疮等。

三、脾胃虚弱的调理策略

针对脾胃虚弱的调理,中医内科强调综合施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饮食调理

饮食是调理脾胃虚弱的基础。患者应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习惯,避免辛辣、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益胃作用的食物,如山药、小米、红枣、莲子、扁豆等。同时,应养成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1. 中药调理

中药调理是脾胃虚弱治疗的重要手段。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中医内科医生会选用具有健脾益气、和胃消食等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常用的中药包括党参、白术、茯苓、黄芪、陈皮等。这些中药可以通过煎服、丸剂、散剂等多种形式服用,以达到调理脾胃的目的。

  1. 针灸推拿

针灸和推拿是中医内科常用的非药物治疗方法。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如中脘穴、足三里穴、脾俞穴等,可以调和气血、调理脏腑功能。推拿则通过按摩、揉捏等手法,促进气血流通、舒缓肌肉紧张,从而达到调理脾胃的效果。

  1. 情志调节

情志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都会损伤脾胃,导致其功能下降。因此,情志调节也是调理脾胃虚弱的重要方面。患者应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可以通过冥想、瑜伽、听音乐等方式来放松心情。

  1. 运动锻炼

适当的运动锻炼有助于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脾胃功能。患者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方式,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强度。运动时应量力而行,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四、预防与保健

除了治疗,预防与保健也是调理脾胃虚弱的重要环节。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同时,可以定期进行中医体检和调理,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此外,中医内科还强调“治未病”的理念,即在疾病发生之前进行预防。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加强运动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等方式,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从而预防脾胃虚弱等疾病的发生。

五、结语

脾胃虚弱是中医内科常见的证候之一,其调理需要综合施治、个体化治疗。通过饮食调理、中药调理、针灸推拿、情志调节和运动锻炼等多方面的综合调理,可以有效改善脾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同时,预防与保健也是调理脾胃虚弱的重要环节,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定期进行中医体检和调理。在中医内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治疗和调理,相信脾胃虚弱问题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作者单位:唐山中心医院)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揭秘“地下东六环”:北京首座地下立交挖出“十车道”
爬坡、过坎、拐14个弯!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还“卷”啥?
2027年底北京将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
推荐阅读
小儿脾胃虚弱表现、症状及调理方法小课堂
2024-11-27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