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观点
从诺贝尔奖看科普:创新时代的驱动之力
10月中旬,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今年的奖项颁给了乔尔·莫基尔、菲利普·阿吉翁和彼得·豪伊特,以表彰他们阐明了“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机制”。这个纯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成果与科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凸显出科普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2025-11-11 科普时报
如何突破应急科普的资源、平台与机制困境
国家加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预防、救援、应急处置等方面的科普工作,加强应急科普资源和平台建设,完善应急科普响应机制,提升公众应急处理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2025-11-09 科普时报
异宠不能想宠就宠,想弃就弃
从五颜六色的蜥蜴壁虎,到形态各异的甲虫蜘蛛,再到憨态可掬的狐獴刺猬……近年来,异宠——即传统猫猫狗狗之外的另类宠物,正悄然走进越来越多市民的生活。
2025-11-04 北京日报客户端
进一步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人民时评)
进一步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破,就要摒弃“以帽取人”的科研评价机制,让“帽子”从科研资源分配的入场券回归学术荣誉本质。
2025-10-24 《人民日报》
攻克“卡脖子”,无惧打压勇攀登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即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评论,聚焦“十四五”时期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深度观察高质量发展的成就与经验。
2025-10-13 《人民日报》
用人工智能打开文旅新空间
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坚持以人为本和科技向善,以技术迭代提升服务效能、创新产品设计、丰富消费体验,就能开拓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的想象空间和增长点
2025-10-09 《人民日报》
路甬祥:新时代科技与产业创新的特征
进入新世纪,全球迈入以信息化、绿色化、全球化、智能化、普惠化和共创分享为特征的持续发展的新时代。数学、微电子、计算机和AI等信息技术与物质科学融合发展,催生了以信息化、绿色化、智能化引领的现代科技与绿色新兴产业,不仅革新了科技创新的方向与途径,还开启了实验科技与计算科技融合发展的新形态。
2025-10-01 《中国青年报》
人民时评:为新质生产力培厚知识土壤
科普的意义,不止于传播科技知识本身,更在于架起前沿科技与日常生活之间的桥梁,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厚知识土壤。
2025-09-29 人民日报
女子误踩“化骨水”去世,危化品监管不可留“真空地带”
据“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报道,近日,浙江杭州一女子外出时,不慎踩中废弃氢氟酸(俗称“化骨水”),导致双脚被灼伤,当场便无法行走;送医后,被确诊为氢氟酸中毒,相继出现心脏衰竭、呼吸停跳等危重症状,最终不幸离世。当地通报显示,事发地位于余杭区某小区后山,为拆迁废弃地块,被该女子误踩的氢氟酸装在白色塑料瓶中。目前,针对涉事氢氟酸的来源,公安机关仍在调查中,初步判断非恶意投放,而是已在此废弃很长时间。
2025-09-18 工人日报
治理AI谣言,就该“技术为盾,共治为基”
从“地震废墟中被埋小男孩”的虚假图片,再到“7月起老人坐火车打折”的假消息……AI生成的不实信息,已成当前网络信息生态中的重要污染源。在此背景下,“如何治理AI谣言”也成了社会关心的问题。
2025-09-17 中国新闻网
/Index/dataList?style=1&cate_id=658585542258737152&type=news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重磅!38位科学家、193项成果荣获2024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北京:科技文化融合撬动新消费
6大重点任务!教育部等7部门发文部署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
前沿学术碰撞,创新力量汇聚!第28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开幕
推荐阅读
一年最多能拍几次CT?
2025-11-14 科普时报
被当作“明星产品”的锯棕榈能防脱发吗?
2025-11-13 科普时报
占比超95%,这种流感毒株什么来头?
2025-11-12 央广网、中国科技网
被遗忘的时光——当记忆的星辰悄然隐没
2025-11-12 北京小汤山医院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