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颜宁出国是在科学共同体中的自由流动
2017-05-15 来源: 阅读量:1.2万

撰文/李鹏( 北京科技报评论员)

在一个科学共同体中,任何一个科学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追求、研究重点自由选择工作的区域。这类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也都是我们人类的共同财富。

近日,“科技网红”、清华大学教授颜宁将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的消息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信息骚动。颜宁解释说,因为“生怕自己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可能固步自封而不自知。”

但是一篇带有“阴谋论”观点的《清华才女颜宁教授为何负气出走普林斯顿》的文章却说,颜宁是因为连续两年拿不到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科研项目,负气而去。

目前,我们很多人的思维过于狭隘,总认为高端人才到国外的正常流动和交流就是人才的流失,反过来一些人回国就是在国外混不下去或者“回来养老”来了。对于后者,很多人对物理学家杨振宁的指责就是一个最为典型的例子。这里面深层次的问题是个人狭隘的利己主义思想在作怪,在这种思维下,一切以眼前或者短时间内对自己或者对我国是否有利作为评判的依据。但是基于这样的意识,我们往往就要得出错误的结论,其在很多基础科学领域内尤其如此。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科学界已经逐渐形成了科学共同体的理念。我们常说科学是没有国界的,科学家是有国界的,现在新的发展趋势是很多科学家的活动范围也是没有国界的。

在一个科学共同体中,任何一个科学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追求、研究重点自由选择工作的区域。这类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也都是我们人类的共同财富。不管颜宁还是杨振宁,都是这样的典型科学家。颜宁所在的分子生物学领域,就是极容易形成科学共同体的领域,这个领域中一些科学家的基础性研究成果,绝大多数都可以被全人类共享,因此这个领域中的科学家不管在哪里工作,都是其祖国的骄傲。

当然,能够带动自己的祖国相应科学领域融入国际科学共同体,是一种更大价值的贡献。

这些年,中国的一些科学家,包括一些已经加入外国籍的科学家,都是相应领域科学共同体中的重要成员,他们都在推动中国相应基础科学领域的发展。很多人骂杨振宁,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正是杨振宁推动了清华大学的基础物理学研究上了一个重要的台阶,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及在科学共同体中的人脉资源,搭建桥梁,推荐优秀人才回国,推动了清华大学乃至我国基础物理学迅速和世界前沿靠近。

就颜宁而言,这些年她从清华大学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求学、研究,回到清华大学从事研究,现在再去普林斯顿大学,实现了个人科学事业的巨大飞跃。与此同时,在颜宁所在研究领域,也更加紧密地将普林斯顿大学和清华大学拴在一起,我们何不将其看做是在科学共同体内的正常流动?

颜宁本人也表示,未来她也会保持与清华的联系,并在“符合两校规范的情况下,在清华继续从事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促进两校和中美两国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所以,颜宁再次决定出国任职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讲席教授,我们还是淡定一些好。■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揭秘“地下东六环”:北京首座地下立交挖出“十车道”
爬坡、过坎、拐14个弯!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还“卷”啥?
2027年底北京将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
推荐阅读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颜宁,有资格参选中科院院士
2017-08-14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