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闪电会“唱歌”,公路能“奏乐”?真的!北交大教授揭秘背后的秘密
2023-12-28 来源: 阅读量:9.2万

什么?

闪电会“唱”《新年好》

公路能“奏”《欢乐颂》

不相信吗?

那么请点击下面两个视频

听听看

本期“巾帼科普公开课”特邀

北京交通大学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教授

陈征

cf93349971b02e8a91097a9eac84991

为青少年带来

《五音六律里的科学》主题讲座

陈征用

通俗幽默的语言

上了一场生动有趣的

音乐物理课

听五音六律,学物理知识

课程一开始,陈征科普了什么是“五音六律”:

所谓“五音”,指的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即宫、商、角(jué)、徵(zhǐ)、羽,相当于Do、Re、Mi、Sol、La;

所谓“六律”,指的是中国古代十二音律中的六个阳律,即黄钟、太簇、姑冼、蕤(ruí)宾、夷则、无射(yì)

五音六律,现在一般泛指音乐。

那么,音乐的背后,隐藏着哪些科学知识呢?

陈征拿出一个特斯拉线圈,将其连上手机后,它便一边放着高压闪电,一边“唱”起了《新年好》;随后,他又播放了一段视频,一辆行驶的汽车,轮胎竟然发出《欢乐颂》的旋律。

为什么会这样呢?成功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后,陈征没有马上揭秘答案,他开始从声音的基本常识讲起——

听觉的物理部分:

由声源的振动产生,在空气、水、钢铁等弹性介质中传播的机械波。

b932f32297a9e7039466ed8710eb8d1

听觉的生理部分:

并不是所有传入耳朵的振动都能引起听觉。

一般认为人类能听到的振动频率在20-20000赫兹之间;低于20赫兹的称为“次声”,

高于20000赫兹的称为“超声”。

不过,大多数人的听觉范围,是达不到20-20000赫兹这个范围的。

陈征拿出手机,通过音频信号发声器软件,给现场学生“测听力”,最高只能听到大约17000赫兹的频率。

锅、碗、杯、盘、水管子……

万物皆可成乐器

无论是音律的制定,还是乐器的制作,科学始终贯穿其中。

早在春秋时期,《管子》中就记载了利用“三分损益法”来定“五音”,分“六律”。陈征用一根塑料水管,详细演示了“三分损益法”——

先确定一段管子为基本音“宫”;

然后,将宫管截掉三分之一,就叫做“三分损一”,这时管子发出的声音,就是“徵”;

接着,将徵管分成三份,再加上一份,这就是“三分益一”,这时管子产生的声音,就是“商”;

再将商管“三分损一”,也就是截掉三分之一,发出的声音就是“羽”;

羽管再“三分益一”,发出的声音就是“角”。

如果将这根水管不断进行“三分损益”,便能得到不同频率的声音。

了解了音乐背后的数学、物理知识,锅、碗、杯、盘、水管子……万物皆可成乐器。陈征拿出一个利用“三分损益法”自制的排箫,在现场为同学们轻轻吹奏了一曲《沧海一声笑》。

46d6cfaa8a8f1a8b33fdc34cdc7f46d

闪电“唱歌”、公路“奏乐”

大揭秘

课程的最后,陈征揭示了闪电“唱歌”、公路“奏乐”的秘密——

让闪电“唱歌”:

在固态特斯拉线圈的基础上,加了一个灭弧器,让特斯拉线圈不再连续通电,而是以一定的频率间歇通电,每一次通电形成闪电时,都会发出“啪”的一声响,通过调节通电的频率,就可以控制“啪啪啪”的频率,以“啪”出音阶来。

用公路“奏乐”:

在公路上设置不同间距的槽,让车辆在以一定速度通过的时候,和路面产生一定频率的碰撞摩擦,从而发出所需要音调的声音。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

科普知识

请持续关注巾帼科普公开课

“巾帼科普公开课”由全国妇联宣传部主办,旨在邀请科普专家走进校园、科普教育基地等相关场所讲授科普课程,围绕青少年健康成长、科普知识等一系列话题展开探讨,并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及家长、家庭广泛传播。

e92a82aaec18d8d8d072c9fb968bbb4

接下来,“巾帼科普公开课”还将组织更多权威专家走进中小学校园、街道社区等场所,围绕关乎青少年健康成长、航空航天、科学知识等一系列话题举办讲座,并将讲座过程录制成系列科普课程,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及家长推送,帮助大家主动学习运用科学知识,自觉抵制伪科学、反科学等不良现象,用科学的思想武装头脑。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科技文化融合撬动新消费
“中关村指数2025”发布!IASP2025大会奏响创新强音
2025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式盛大启幕 开启科普“全月深耕” 新征程
地下700米捕捉“幽灵粒子”!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
推荐阅读
巾帼科普公开课 | 五音不全到底是哪五音?
2024-01-24
巾帼科普公开课 | 什么是三分损益法和十二平均律?
2024-01-23
巾帼科普公开课 | 音乐上和谐是什么意思?
2024-01-22
巾帼科普公开课 | 音调的高低和什么有关?
2024-01-21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