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凤荣
慢性胃炎病程长易反复,影响生活质量。中西医结合调理,融合双方优势,旨在全面缓解症状,提升患者生活品质。
一、慢性胃炎的成因与症状
慢性胃炎的成因复杂,主要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不良饮食习惯(如过量饮酒、辛辣饮食)、吸烟以及精神压力过大等。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胃镜检查时发现胃黏膜炎症。
二、中西医结合调理的原则
中西医结合调理慢性胃炎的原则是标本兼治、个体化治疗。西医治疗侧重于快速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发展;中医治疗则注重整体调节、辨证施治,通过调理脏腑功能、改善体质来达到根治疾病的目的。两者相结合,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
三、中西医结合调理的具体措施
1. 饮食疗法
饮食疗法是慢性胃炎治疗的基础。中医强调“药食同源”,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来缓解胃炎症状。建议患者忌食辛辣、油腻、刺激食物,多食清淡、易消化、营养食品,如瘦肉、鱼类、豆制品、鸡蛋等,并依体质病情选择健脾和胃消食食材,如山药等。
西医则更注重饮食的科学性和规律性。建议患者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减少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的摄入。对于胃酸过多的患者,可以适当增加碱性食物的摄入,如燕麦片、菠菜等,以中和胃酸。
2.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慢性胃炎的关键,西医常用抑酸药(如奥美拉唑等)减少胃酸分泌,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等)守护胃黏膜,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等)根除幽门螺杆菌。这些药物共同作用,可以有效缓解慢性胃炎症状,保护胃部健康。
中医治疗则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辨证施治。对于脾胃虚弱型胃炎患者,可以选用理中汤、补中益气汤等方剂;对于湿热蕴结型胃炎患者,可以选用清中汤、连朴饮等方剂。此外,中成药如三九胃泰颗粒、养胃舒颗粒、气滞胃痛颗粒等,也常用于慢性胃炎的治疗。
3. 针灸与理疗
针灸与理疗是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特色疗法。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调节脏腑功能、疏通经络、缓解疼痛。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中脘、内关等。理疗则包括拔罐、刮痧、推拿等方法,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改善胃肠功能。
4. 心理调适
慢性胃炎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这些情绪障碍又会反过来加重胃炎症状。因此,心理调适在慢性胃炎的治疗中至关重要。西医治疗常采用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药物来缓解患者的情绪障碍;中医治疗则通过心理疏导、情志调节等方法来帮助患者缓解情绪压力。
此外,患者还可以通过参加瑜伽、冥想等放松身心的活动来改善情绪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四、中西医结合调理的注意事项
慢性胃炎的治疗需遵循四大原则。
首先,个体化治疗至关重要,因为每位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各异,医生必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精心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其次,综合治疗是关键,慢性胃炎的治疗不能单一进行,而应结合饮食疗法、药物治疗、针灸理疗以及心理调适等多种手段,全方位出击,才能取得更佳疗效。
再次,长期管理不可忽视,慢性胃炎作为慢性疾病,需要患者长期关注,定期复查胃镜和幽门螺杆菌检测等,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控制病情发展。
最后,生活方式调整也尤为重要,患者应避免熬夜、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睡眠和适度运动,同时戒烟限酒,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助力慢性胃炎的康复。
五、结语
中西医结合调理慢性胃炎,融合双方优势,全面缓解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医生需因人制宜,制定个性化方案,综合运用多种疗法。患者应遵医嘱,积极调整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医患配合,共促治疗效果,助力康复之路。
(作者单位:迁安市阎家店镇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