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文敬
癫痫是一种慢性脑部疾病,由于脑部神经元异常过度放电,导致患者出现短暂的、反复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癫痫护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旨在帮助患者控制癫痫发作,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将从发作应对和长期管理两个方面,为您详细介绍癫痫护理的要点。
一、发作应对
1. 保持冷静并观察
保持冷静:当目睹癫痫发作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惊慌只会干扰正确的应对措施,而大多数癫痫发作在几分钟内会自然停止。
观察症状: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包括抽搐的部位、时间长短以及意识状态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2. 确保安全环境
移除危险物品:迅速挪开患者周边的尖锐、坚硬物品,如桌椅、热水瓶等,防止患者在抽搐过程中受伤。
转移到安全地带:若患者在楼梯、浴室等危险场地发作,应小心且快速地将患者转移到安全平坦处,如客厅地板。
3. 保持呼吸道通畅
松开束缚物:松开患者的衣领、领带、腰带等束缚衣物,以利于呼吸顺畅。但动作要轻柔,避免用力拉扯、晃动患者身体。
侧卧体位:将患者轻轻翻转至侧卧位,头稍向后仰。这种姿势能让口腔分泌物流出,避免堵塞气管引发窒息。
4. 避免强行控制
不要强行按压:不要试图强行控制患者的身体,特别是四肢,以免造成骨折或软组织损伤。应让患者自然抽搐,抽搐通常会在几分钟内自行停止。
5. 记录发作细节
记录发作时间:用手机、钟表精准记录癫痫发作的起始、结束时刻,以及发作时的症状表现。这些信息对后续就医非常重要。
6. 寻求专业医疗支持
及时呼叫急救:如果发作持续时间过长(如超过5分钟仍不停),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呼吸困难、意识丧失等),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将患者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二、长期管理
1. 规律用药管理
严格遵医嘱服药:抗癫痫药物是治疗癫痫的重要手段,患者应按时、按量服用抗癫痫药物,不得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家属应监督患者服药,确保准确无误。
定期复诊监测:定期到医院进行复诊,监测药物疗效和耐受性。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饮食与生活习惯调整
均衡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避免暴饮暴食、过度饥饿和过饱。过度饥饿和过饱都可能诱发癫痫发作。减少摄入兴奋性物质,如咖啡、浓茶、巧克力等。适当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有助于控制癫痫发作。
健康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过度刺激的活动,以免诱发癫痫发作。适当从事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和制订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如瑜伽、慢跑等,有助于增强体质和缓解压力。
3. 生活环境与安全措施
安全环境:在家庭和工作场所设置安全措施,如固定家具、安装防护垫和安全护栏,以减少患者在发作期间受伤的风险。避免患者接触尖锐物品和易碎物品,以防意外发生。
4. 心理支持
心理疏导:癫痫患者常常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和积极的心理疏导可以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困扰和焦虑。家属应多与患者沟通,理解其感受,给予关心和支持。
5. 定期复查与评估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包括脑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药物耐受性。
病情评估:根据复查结果和患者的实际情况,医生会对病情进行评估,并调整治疗方案。
6. 教育与培训
患者教育:向患者和家属普及癫痫知识,包括发作时的应对措施、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生活中的注意事项等。
急救培训:家庭成员和照顾者应接受急救培训,了解癫痫发作时的应对措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
三、总结
癫痫护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正确的发作应对和长期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癫痫发作,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社会也应该给予癫痫患者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回归正常生活。家属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
(作者单位:宽城满族自治县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