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中医眼科的“眼睛按摩术”:让你的眼睛放松一刻
2025-01-20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1622

撰文/覃小夏

在现代社会,眼睛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长时间盯着手机、电脑屏幕,或者工作时眼睛紧张过度,都会让眼睛感到疲劳、干涩,甚至头痛。如何缓解这些不适,成为许多人关注的问题。除了常见的休息、滴眼药水等方法,近年来,中医眼科的“眼睛按摩术”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它不仅能够放松眼睛,还能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帮助改善视力,缓解眼部疲劳。那么,中医眼科的眼睛按摩术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呢?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中医眼科的理论基础

中医眼科讲究的是“全身调理、局部治疗”。它认为,眼睛是人体重要的感官器官,眼睛的健康不仅与眼部本身的状况有关,还与全身的气血、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在中医理论中,眼睛与肝脏、脾胃、肾脏等脏腑相互关联。尤其是肝脏,肝主疏泄,肝血充盈,眼睛的健康才会得到保障。如果肝血不足或气滞血瘀,就可能导致眼部的不适,甚至出现视力模糊、眼睛干涩等症状。

眼睛按摩术的原理

眼睛按摩术就是通过对眼部及周围区域的按摩,帮助放松眼睛,促进血液循环和能量流通。中医眼科的眼睛按摩术主要基于中医的经络理论和穴位治疗。按摩过程中,刺激眼周的特定穴位,可以帮助疏通经络,平衡气血,缓解眼部压力,从而达到放松眼睛、缓解疲劳的目的。

按摩眼部周围的穴位:攒竹穴位于眉头的内侧,眉毛与鼻梁交界处。按摩此穴位可以帮助缓解眼部的酸胀感;睛明穴位于内眼角正下方,沿着鼻梁两侧按压此处有助于缓解眼睛干涩和视力模糊;太阳穴位于眼睛外侧的眉尾处,按摩此穴位可以缓解眼睛疲劳引起的头痛。

按摩眼部周围的经络:根据中医经络学说,眼睛与面部的多个经络相连接,如肝经、脾经、肾经等。眼部按摩不仅限于眼睛本身,还应涉及眼睛周围的经络。常见的按摩手法包括轻轻用指腹按压眼周皮肤,沿着眼睛的轮廓做圆周运动,既能缓解眼部疲劳,又能疏通眼周经络。

按摩眼眶及其周围区域:眼眶和眉骨部位是眼部经络的汇聚点,适当的按摩可以增强眼部的血液循环,缓解眼部的紧张感。通过双手轻按眼眶四周,可以有效缓解眼睛的沉重感和疲劳感。

眼睛按摩术的具体操作步骤

准备工作:确保环境安静,灯光柔和,避免强光刺激。洗净双手,确保手指干净卫生。坐在舒适的座位上,尽量保持身体放松。

放松眼部:轻轻闭上眼睛,深呼吸几次,让身体和眼睛完全放松。避免用力过度,保持自然舒适的姿势。

按摩攒竹穴:用双手的食指和中指,轻轻按压眉头内侧的“攒竹穴”。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方向各按摩1~2分钟,放松眼部周围肌肉。

按摩睛明穴:食指和中指轻轻按住内眼角下方的睛明穴,以轻柔的力量按压,并做圆周按摩。每侧眼睛按压30秒至1分钟,有助于舒缓眼睛干涩、模糊等问题。

按摩太阳穴:用食指和中指轻按太阳穴,保持轻柔的力度,做顺时针和逆时针的轻揉,有助于缓解因眼部疲劳引起的头痛和不适。

按摩眼眶周围:用两手食指和中指,沿着眼眶的轮廓做圆形按摩。起始位置可以从眼头开始,慢慢沿着眼眶移动,最后到达眼尾。每个部位按摩30秒至1分钟。

眼睛按摩术的益处

缓解眼部疲劳:眼睛按摩能够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因长时间用眼造成的眼睛干涩、酸痛等症状。

改善视力健康:通过调理眼部的气血,眼部按摩有助于防止视力下降,预防近视、远视等眼病。

减轻眼部压力:对于有近视、远视、老花眼等眼疾的人群,眼睛按摩术可以帮助缓解眼睛的压力,降低眼睛的负担,减少眼疾的恶化。

放松全身,缓解压力:眼睛是感知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径,而眼睛的疲劳常常伴随全身的疲劳与压力。通过眼部按摩术,既能放松眼睛,又能起到全身放松的效果,减轻因长时间用眼而带来的身心疲劳。

注意事项

按摩时要轻柔,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引起眼部不适;如果有眼部感染或眼疾(如结膜炎、角膜炎等),应避免按摩;按摩过程中,如果出现任何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就医。

中医眼科的眼睛按摩术,作为一种传统治疗方法,不仅能够缓解眼部疲劳、改善视力,还能通过全身调理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在现代生活中,面对电子产品带来的眼部压力,不妨试试这一简单有效的自我护理方法,给眼睛一个放松的时刻,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享受一份宁静和舒适。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中医医院)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关键技术、数据集开放,“天工”将有更多兄弟姐妹!
揭秘“地下东六环”:北京首座地下立交挖出“十车道”
爬坡、过坎、拐14个弯!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还“卷”啥?
推荐阅读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交流研讨会在京举办
2025-03-10 北京科技报
中医养生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2025-03-03 北京科技报
中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方法
2025-03-03 北京科技报
中医如何通过调理脏腑功能来防治糖尿病?
2025-03-02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