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胡大为
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一曾经被认为是老年人才会遭受的疾病,如今却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在这个久坐不动、生活节奏加快的时代,如何保护我们的腰部,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日常防护与锻炼方法,助你打造强健腰部,告别疼痛。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概述
1.定义: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或脱出,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这种情况多发生在腰椎的第四、五腰椎和第五腰椎与骶骨之间。
2.成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原因包括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化,如纤维环的脱水、髓核的干燥等;外因则包括不良的生活习惯、过度负荷、突然的扭转或弯曲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腰椎间盘的损伤,从而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
3.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多样,主要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麻木、无力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腰部活动受限、肌肉萎缩、间歇性跛行等症状。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日常防护
1.保持正确坐姿
正确的坐姿对腰部至关重要。首先,选择一把合适的椅子,确保腰部有足够的支撑。坐下时,腰部紧贴椅背,保持腰部自然弯曲。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每隔一小时左右,站起来活动一下,舒展筋骨。
2.调整睡眠姿势
睡眠时,腰部承受的压力较小,有利于腰椎间盘的恢复。建议采取侧卧或仰卧的姿势,避免俯卧。侧卧时,双腿保持自然弯曲,可以在两腿之间放一个枕头,减轻腰部压力。仰卧时,可以在膝盖下放一个枕头,使腰部保持自然弯曲。
3.减轻腰部负担
日常生活中,注意减轻腰部负担,避免长时间弯腰、提重物。搬重物时,应先蹲下,用腿部力量抬起,避免直接用腰部力量。此外,保持室内整洁,减少腰部扭伤的风险。
4.注意保暖
腰部受寒容易导致肌肉紧张、血液循环不畅,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因此,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腰部的保暖,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
5.合理饮食
保持营养均衡,补充钙、镁、锌等微量元素,有助于腰椎间盘的修复。此外,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减少腰部负担。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
1.腰背肌锻炼
腰背肌锻炼可以增强腰部肌肉力量,减轻腰椎间盘压力。以下是一些建议。
(1)小燕飞:俯卧在床上,头部、手臂和双腿同时向上抬起,呈小燕飞状,每次保持5~10秒,重复10~15次。
(2)猫式:四肢着地,吸气时背部向上拱起,呼气时背部向下塌陷,反复进行,每次10~15分钟。
2.腹肌锻炼
腹肌锻炼可以增强腹部肌肉力量,改善腰椎稳定性。以下是一些建议。
(1)平板支撑:面朝下,双肘和双脚支撑身体,保持身体呈一条直线,每次保持30~60秒,重复3~5次。
(2)仰卧起坐:仰卧,双手抱头,双脚并拢,慢慢抬起上半身,使肘部靠近膝盖,每次20~30个。
3.下肢肌锻炼
下肢肌锻炼可以增强腿部肌肉力量,减轻腰椎负担。以下是一些建议。
(1)深蹲:站立,双脚与肩同宽,慢慢下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然后站起,每次10~15个。
(2)靠墙静蹲:背靠墙壁,双脚与肩同宽,慢慢下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保持30~60秒,重复3~5次。
4.拉伸运动
拉伸运动可以缓解腰部肌肉紧张,改善关节活动度。以下是一些建议。
(1)坐位体前屈:坐在地上,双脚并拢,慢慢向前弯腰,尽量使胸部靠近大腿,保持30~60秒。
(2)股四头肌拉伸:站立,一只手抓住脚踝,向上拉,使脚跟靠近臀部,保持30~60秒,换另一侧。
四、总结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日常防护与锻炼至关重要。通过保持正确的坐姿、睡眠姿势,避免长时间站立和弯腰,注意腰部保暖,结合腰背肌、腹肌、下肢肌锻炼以及拉伸运动,可以有效地预防和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同时,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锻炼,定期复查,遵循医嘱,争取早日康复。
(作者单位:河北省廊坊市广阳童康诊所)